〈鉅亨主筆室〉只賴Fin Tech無法扭轉乾坤!
鉅亨網總主筆 邱志昌博士 2016-06-13 07:07
壹、前言
所有金融機構業務主管多知道,市場中的20%投資者對公司業績,會產生80%的貢獻;這幾乎已是,證券、基金等業務員與理財專員共識。但概觀目前金融市場中,業者與投資者之間、彼此互動行為;多年來仍是以「供給面」為主、不曾改變。也就是說這20%「金字塔」端的投資者,他們付出了、該給金融機構的手續或管理費用,但卻很少獲得屬於他自己、客製化的服務。證券業務員與理財專員,在業績目標「隨侍在側」壓力下,很少能為這些客戶做到,運用「效率前緣」(Efficiency Frontier)「投資組合」邏輯,為這些投資人建構、屬於他們每個人的「最適投資組合」。
貳、有誰運用「專家團隊」、長期守護20%核心客戶?
每位投資者理念會因為價值觀、及對未來生活需求有所不同。有些投資組合擺明了,就是在準備下一代教育費用;有些投資組合則是「無所謂」、只要有利可圖就投資。多數投資者在歷經,金融市場幾次多空大震盪行情洗禮後;也已體會出。要將「效率前緣」的「效率」發揮到極致。就是說想要在同樣風險曝險程度下、將投資預期報酬率達到最大化,一定得將視野擴大到國際金融市場。也就是加入全球化產品,如中國股票型基金、成熟國家債券型基金、反向S&P 500 ETF等等。如果投資人本身就是企業經營者,他們投資目的必定已遠離,準備子女教育金、自己退休金這個範疇;他們已在規劃如何節稅,如何以最低稅負信託方式,處理自己身後、股權繼承與遺贈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試想一個金融業第一線、業務員或理專,他如何能有三頭六臂、面對這種多元化、不同投資需求下的投資組合建構、及不間斷的國際金融情勢變遷?甚至個人及家庭所需的投資組合?
這些20%客戶的穩定投資,既然是金融業最穩定收入來源;也就是說,要在最不景氣之中、也能引導他們積極投資;這種經營理念,已不是「散彈打鳥」方式可達成。長期以來,由於多數投資人不願意暴露隱私、或是不想麻煩業務員,很少要求客製化、或是真正為自己理財規劃。在無瑕照顧的情況下,投資方式也漸漸成為「散彈打鳥」;因此每次發生系統性風險時,不少投資者就「中槍落馬」。這樣一批又一批的投資者,在行情反轉時就說再見。如在1990年股市泡沫化時被「股海」所吞噬,或在2008年「次貸海嘯」中被「連動債」淹沒。長期存活下來投資者,卻多是那些不起眼、平常進出次數很少、穩定型態的投資者;這些投資者,不會因為行情大好、或大壞而衝動。當然也有更厲害投資者是,每次佈局多非常成功;慢慢買進建立一個長達半年以上投資組合,最後在行情最夯時、清倉獲利賣出;這20%客戶類型以上述兩類最為核心。但金融機構對這幾類型投資者,是否有積極主動式作為?使這一些客戶擁有最專業的服務?我們的經驗是,金融機構業務或研究操作團隊,多只對企業財務經理,每天用電話報告他們,對外匯操作專業、對重要外幣匯率未來走勢看法。但是對於一般非企業型投資者,金融機構除賣商品外、很少找過財金專家、會計師、所得稅專家、為他們做客製化問題、或金融趨勢分析。雖然對方多填了KYC、業務人員也理解每位投資者風險程度;但每次一但發行新商品時,是否會更深入的考慮到,這種商品是在其效率前緣中,應放在哪個位置?
叁、大家捫心自問:是否曾教導股票投資人、如何運用期貨避險?
投資學不就說過,每一種有價證券在效率前緣位置不多是固定的嗎?買進期貨契約風險、與預期報酬位置,不就在最右上方,難道會因人而異?如果這就是你的答案,那非常抱歉、我們得說,你並沒有將客戶屬性分辨清楚;就是不關心、未曾以真心去愛過,為你業績打拼的客戶。「期貨」風險也會因為財務實力而改變,例如一個外資投資機構;他在買進空單、做空避險時,它必然有現股的投資組合可依賴。它只要算或估出投資組合的「貝它值」,它就可以非常精準地算出,它必需要買進多少口數期貨,才能達到避險功能;而這種避險也只能稱為「交叉避險」。為什麼?因為即使是,投入10億新台幣的股票投資組合,也不可能將集中市場全部上市股票買下來;「市場投資組合」永遠不會等於外資機構「投資組合」。但它可以透過對自己,投資組合的「貝它係數」去調整。「貝它值」的定義是,當大盤漲跌1%時、投資組合漲跌敏感度。一般投資人熟悉「貝它值」的定義嗎?在缺乏專業解說與實際經驗情況下,投資者失掉對期貨避險最精準的運用,這就是為何每次行情走向空頭後,受傷的多不會是專業投資機構?因為它非常準確運用了期貨做避險。在這種對期貨專業知識不對稱認知下,一般核心客戶即使有資金能力做避險,但也缺乏專業指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熟悉財金專業的投資人、可理解運用期貨避險的投資者,其投資組合的「風險」與「預期報酬」位置,當然要相對於一般投資者優化。試問股票經紀商,多少股票投資者理解他目前的投資組合,是該用多少口數、去進行空方期貨避險?我們相信,投資者對專業領域越熟悉,他對於金融投資積極程度會更高。我們更相信,目前低迷的股票成交量、與零散的基金投資;雖然與國家稅制及市場規模、及台灣產業創新的速度有關。但以全球最大代工國家優勢,台灣金融市場交易會冷漠到如此地步;冰凍三尺絕對非一日之寒。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金融機構在經營業務同時,並沒有盡到以「投資者損益」為尊、強力建立每位客戶,客製化投資組合觀念及工作。所有經紀業務如果只是要業績,而不會在投資人獲取損益前過程中,加入專業引導與適度關心。最後只會發生一種結局;那就是有一天這一批客戶,因為踩到地雷、粉身碎骨、人不見了。下一次、再來一次的地雷,另外一批客戶又不見了。這就是為甚麼,除大戶外、目前消金房貸業務,偏愛定公務員家庭原因。在1990年、2008年時,這批收入穩定的中產階級,在所有大戶進出中毫不起眼;但自2008年後,多數房屋銷售、銀行消金業者突然發現;是這一群客戶消費最穩定,因為他們的所得幾乎沒有被裁員、減薪風險。
肆、得靠自已衝業績的行業會有明天嗎?
目前所有證券投資與基金理財,投資者與金融機構間,多不是用客製化方式互動。投資者仍存在短期明牌、會漲的股票及會賺的外幣基金最重要。在缺乏建立長期投資組合觀念下,投資人常是一位「追風者」。而證券公司或銀行主管每天被業績目標所逼,也根本無暇留意到投資者,是否適合投資這種商品。例如退休的公務員,卻用他不能再賠的退休金,去買入高收益債券型基金;而年輕的投資者卻不試著投資股票,而跑去買儲蓄險保單。在這種只顧業績、無法客製化投資互動趨勢未變下;每次金融機構IPO產品推出時機,成為投資者投資損益的最大關鍵。我們也相當清楚,在IPO市場中最令募集者頭痛的是,每次資金募集冷與熱,多與該項產品的次級市場當時氛圍有關。如當大陸上證股價指數很夯時,發行深滬股票型基金,或是指數型基金(即ETF)可能就被秒殺、搶購一空。但這種情境下所發行的基金,往往是在該項證券次級市場過熱之際;這對募資者也相當傷腦筋,因為此時股價多漲到高價區,手頭上才突然冒出很多現金;不買?那募集它幹嘛!買嘛?股價高貴到不行。最後結果就是,一堆投資者資金、被投資在價格高檔區、套牢了。好吧!那IPO業者就在,股價指數最低迷時、再公開募集資金好了;可是這也不對,因為市場低迷氣氛、使投資者不敢捧場,募資失敗機率升高。金融業者一旦推出新商品,每個通路多有責任額,在目標業績壓力下,先把主力客戶找出來;最後不得已,則動用人際關係、或是運用家人、親戚與摯友戶頭;最後根本就是,以自有資金將業績達成。過去因為金融業經紀業務活絡,因此業務員獎金高;但會將當時高額獎金,儲蓄下來的業務員不是多數。當時要運用自有資金達成業績,在成交量活絡情況下並不困難。但若現要在這低迷成交量情況下,業務員自己沖業績是有風險的;在股票短線當天沖銷上,有買了賣掉會賠錢,而且也不見得每次沖銷多很順利;最後寅吃卯糧、將獎金與基本底薪,多在一買一賣中、貢獻回去給公司了。這使得業務代表,有著這種工作會有明天的疑惑?
伍、結論:Fin Tech不是金融投資的一切!
而此時此刻,也正是自1980年代、所有金融業者跟著當時政策開放腳步,建立據點、招募員工,最積極的年代;而經過30年後的此時此刻,這些業務員已屆退休年齡。這些為公司效力過的員工,已經到了交棒時機;但下一代學弟妹,現在卻已畏懼於Fin Tech未來威力。如果再加上學長姐的「告誡」,則會使新人更怕做業務,每一位財金碩士生多要做「研究」。這對經營者而言,可能也不是什麼利空,反正給錢就會有員工;現在更有機器人可替代。以後投資人要開戶前,得先問那一家證券公司機器人,最會為客戶理財?難不成只要將,所有財務理論輸入機器人CPU中,再加入如類神經等人工智慧AI,那就可在華爾街戰無不克、攻無不成?Fin Tech只是非常高明交易工具,不是金融投資的一切;人工智慧AI不是「神」、是「人」研究出來的。金融業想要生存最好是,先架構好自已貼近市場專業團隊;這些專家多要有實戰經驗,不只是紙上談兵、冷氣房推演兵棋。組織金融研究各方專家,放棄散彈打鳥、為每一位投資者提供客製化、與定期專業分析,才能將原有20%業績再優化;可別想有錢就是大爺、員工不請自來,也別想只走Fin Tech就可扭轉乾坤!(提醒:本文為財金專業研究分享,非投資建議書;不為任何引用本文行銷或投資損益背書。)
- 供應風險與需求疲軟拉鋸 油價短線震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