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月工程轉入三期 嫦五執行採樣 月面飛返地球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嫦娥三號著陸器與「玉兔」月球車前晚互拍成功後,昨(16)日起遭遇月晝午間高溫,轉入最小工作模式進行「午休」。此後,玉兔將重新被喚醒,繼續與嫦娥多角度互拍,並進行為期3個月的巡視月球探測。國防科工局新聞發言人吳志堅昨日在探月工程發佈會上表示,目前探月工程已轉入三期,即月面無人自動採樣並返回地球的研製階段,執行這一任務的嫦娥五號進展順利,預計在2017年前後發射。
香港《文匯報》報導,嫦娥三號連續完成月面軟著陸、嫦娥著陸器與玉兔月球車互拍,代表著嫦娥三號任務已圓滿成功。依計劃,嫦娥與玉兔將繼續進行科學探測,嫦娥設計壽命1年,玉兔設計壽命3個月,它們後續還將面臨零上120℃至零下180℃極端溫度環境下的月面生存考驗。
嫦娥三號巡視器總體副主任設計師吉龍表示,玉兔月球車在月球上會經歷月晝和月夜,由於月夜期間溫度相當低,進入月夜之前,要進行系統的休眠,「就像人到了晚上要睡覺一樣」。由於充分考慮到晝夜交替的過程,嫦娥和玉兔有休眠、喚醒過程,還有正午設置,地球上大正午陽光直射的時候,也有月午的設置。
據悉,嫦娥和玉兔度過「午休」模式後,將繼續在多個角度互拍。至於首次月夜生存考驗,預計在12月26日進行。屆時,中國將首次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熱源加兩相流體回路方案,對嫦娥和玉兔實現月夜保溫。
嫦娥三號任務進入科學探測階段,將有哪些看點?中國科學院月球與深空探測總體部副主任鄒永廖表示,嫦娥著陸器和玉兔月球車上各自攜帶四台儀器,主要為了完成三大科學任務。一是對地形地貌和地質構造的探測和研究,二是對月球的物質成分以及一些有用資源的勘察與研究,三是利用陸器的平台開展月基光學望遠鏡的觀測和對地球等離子體層的探測。
「應該說,這是中國首次建立這麼好的一個科研平台」,鄒永廖說,玉兔在行走過程中,通過全景相機獲得分辨率很高的地形地貌照片,利用測月雷達獲取月壤層30米和月表淺層結構100米的精細結構。同時還能利用搭載在月球車機械臂上的探測儀器--粒子激發X射線譜儀來獲取探測點的主要元素,此外還能通過紅外光譜儀獲得礦物成分。
嫦娥三號任務捷報頻傳之際,中國未來的探月計劃逐漸浮出水面。國防科工局新聞發言人吳志堅昨日表示,嫦娥三號任務成功後,工程技術人員正在考慮對其備份星嫦娥四號進行適應性改造。對嫦娥四號的工程和科學目標進行優化,使其能夠為嫦娥五號的任務驗證部分關鍵技術。
至於備受關注的嫦娥五號,吳志堅表示,其任務難度更大,將突破月面的起飛、月面的採樣封裝、月球軌道的交會對接以及返回地球的高速再入返回等關鍵技術。目前,嫦娥五號進展順利,預計在2017年前後完成研製並擇機發射。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