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造就了一輪真正的「超級商品周期」?(續)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7-01 11:00
點擊鏈接查看前期>>是什麼造就了一輪真正的「超級商品周期」?
2000年之後中國經歷了三輪的需求增量,為什麼這麼說呢,第一輪大概在2005年之前,參與比重更多的是在上一輪蕭條期里活過來的圈內人和來自於中國真正的產業鏈供需雙方,這部分的需求增量確實是真實的需求,來自於下游訂單擴張,利潤的增加,對全球原材料需求的增加;
那個年代如果有印象的話,00-04年前後,大部分老百姓(603883,股吧)剛剛普及完畢股票是怎麼玩的,有多少人知道大宗商品又或期貨交易是個神馬東東的,每年的行業會議湊個十桌人坐一起討論討論就足夠了,貿易商的圈子也並不大,那個時候貿易靠着信息不完全的對稱,還能夠在價差上有所收益,因為圈里的參與者太少了,而中國的期貨公司們仍然活在金融圈子的社會底層,比金融民工還慘淡,證券公司更是看不上大宗商品,隨着那些年老外金融機構的分析師們開始頻繁的往中國跑來調研了,一些先知先覺的人可能開始意識到了未來中國將會在全球大宗世界里扮演的角色是什麼。
直到2004年開始,全球大宗商品在中國真實需求的推動下打破了過去20年的區間高點的時候,由於中國國儲銅的事件鬧的商品沸沸揚揚之後,才開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圍的眼球,加上2005年開始的中國股市的大牛市,資源類的股票的上漲才帶來了中國金融機構們開始對所謂的大宗世界的關注的眼球,在這之後就開始進入到了金融化對大宗產業鏈的侵蝕環節,大宗世界的金融屬性也隨着槓杆的增加而不斷的加強。
而2005年-2007年這一階段,真實的需求和金融性的需求恐怕就變成了一半一半了,由於價格的不斷上漲,越來越多貿易商的加入,潛移默化的增加了投機性需求的比重,更多的金融衍生化對大宗在各個層面的加槓杆,從倉儲,物流,質押,貿易金融單證到各色各樣的金融衍生產品,ETF,CTA等等這些,勢必帶來了所謂需求總量的激增(這一階段全球大宗商品的金融化表現的特點為海外再給大宗商品加槓杆,所以那個時候華爾街的各大投行們的商品團隊是日以繼日的膨脹和擴張的)
中國之前的螺紋鋼市場就是很典型的,中間巨大的貿易商環節,我想現在早些年那些靠着和鋼廠關系能夠拿到貨的年代的鋼貿人們應該早就不復存在了,有印象以來05年之後,鋼貿商,建材市場的本質已經轉化為了一個加槓杆囤貨賭價格,又或是直接違規從銀行套取資金的地方,當然後來有了螺紋鋼期貨後,大家再也不需要通過銀行和貿易環節加槓杆囤貨賭價格了,想賭價格直接盤子上干就好了,再後來隨着經濟放緩,信用質量下降,鋼貿商出了很多事情,銀行對鋼貿的槓杆急速萎縮,很大一部分就退出了這個領域,中間的蓄水池也就一去不復返了
2008年的金融危機是個重要的轉折點,系統性的風險帶來的流動性收緊一下子引發了全球需求增量的瞬間收縮帶來了一場價格的脈沖,隨着各國的救市刺激計劃之後,全球需求增量逐步的恢復過來,重回穩定,但也同樣是因為這場金融危機,原本在08年就已經結束的大宗商品的第二輪階段又被美元和人民幣之間的利差和匯差掀起了第三段高潮,而這段高潮也使得商品世界的金融屬性和槓杆達到了頂峰。
前幾年我在國內給涉及到商品的金融機構和企業做顧問的時候,title都是宏觀顧問而不是產業顧問,很多人都會潛意識的認為我是干純宏觀的,其實不然,那些年之所以是宏觀切入到大宗商品圈,更多的是因為很多原來傳統商品屬性思維的商品人被那幾年完全看不懂的商品價格和波動搞蒙了,而對於金融屬性很多商品人都是一頭霧水完全不懂的,所以這就成為了我用宏觀切入產業換取和大家互補的一個契機。
當然這就是得益於那幾年大宗商品強大的金融屬性驅動價格的背景,所以那幾年期貨公司又或產業鏈上的企業都開始配備了一些宏觀研究員,2010年回到國內給期貨公司擔任顧問的時候,那個時候中國的期貨公司是比金融民工還金融民工的地方,一個研究員薪資3,4千塊錢,這樣的薪酬體系和海外ubs,jpmorgan那些平均20萬美金年薪商品團隊根本無法相比,那個時候我還依稀記得有一次我給研究員們講危機流動性傳導下對商品的影響的時候,用了Libor-ois的數據,很多商品研究員完全是一臉茫然,因為在他們的研究體系結構里常年都是趴在平衡表上的。由於那些年金融屬性在主導着商品的核心運行軌跡,這也漸漸的使得國內很多商品的報告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模版:無論商品屬性如何,開篇報告必然先寫一段宏觀分析,無論自己商品結構如何,都先問問宏觀是看多還是看空。這樣的狀況在當時的背景下是適宜的,那幾年幾乎都是金融屬性在主導商品,很多人常問我,是不是傳統商品分析供需方法失靈了呢?供需決定商品價格這是市場的本質,這肯定不會失靈,之所以你感覺到失靈了是因為你沒有意識到前面提到的需求是要劃分成真實的需求和投機性需求的,金融屬性的強大最終也是要落腳在實際真實需求上的,如果真實需求完全都沒有了,那可就是純投機了(事實上很多到最後就是被強大的金融槓杆推動起來了純投機,最後都是落得一地雞毛)。
2009年到2012年這第三段,金融性需求的增量就成為推動商品價格上漲,甚至個別商品還創出了新高的重要推手,也是這十年大宗里的瘋狂的第三段。是什麼因素造就了這段純投機性需求的增量呢?如果只是用一句全球都放水造成了流動性的過剩去解釋,我認為還是不夠細致。
1、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美的利差隨着美聯儲降息後超常規的貨幣政策帶來了中美貨幣政策的差異,在這個背景下人民幣的單邊升值創造了一個利差,匯差都存在的環境,而大宗商品的參與者雖然在利潤下降的情況下卻發現商品的貿易流動可以帶來近乎無風險的套利機會,這個時候商品的融資套利需求就被激發了,那幾年,開一個商品的行業或產業會你會發現來了無數原本應該退出的貿易商(隨着信息的逐漸透明,貿易商的價差利潤的機會本質是越來越少的),來了無數和房地產息息相關的貿易商,一場會議數千人參與,投機者,套利者,金融結構服務者擁擠其中,這就是最重要的推動金融動力來源。
那幾年中國港口囤積的大量的各色各樣的大宗商品原材料,中國的「胃口」越來越大,全球所有的大宗商品大量的運往中國,不是因為中國真實的需求增量有多好,也不完全是因為中國的基建帶動的下游需求增量有多少,很大一部分和2009年政府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一樣的-用於解決融資,還有很大一部分變成了貿易套利。
2011年-2013年期間,我曾經在上海北京客串過很多專場演講和會議,當時的主要發言的內容既不是什麼宏觀經濟分析,也不是什麼大宗商品分析,那期間我講的最多的PPT是「如何利用大宗商品進行貿易融資和套利」,呵呵當時的會議主辦方也很聰明,發現越來越多的貿易商,越來越多的企業真實的需求並不是去了解什麼大宗商品價格如何波動,更多的人想知道究竟在實際操作中如何利用利差和匯率去進行貿易融資和套利操作,於是乎原來搞大宗的主辦方也順理成章的推出了這樣的培訓專場,把操作的秘籍拿出來教給更多的人,呵呵你就可知我們參與其中的過程中,感悟勢必不同,當時我就想,未來的某一天當游戲不能繼續的時候,這樣的游戲必然會是一地雞毛的結果。
2、金融機構最後的瘋狂,海外這些金融機構的金融槓杆涉足到各個領域,當然也包括上述的這樣行為中,金融家只看眼前的利潤,完全不會顧及日後的清算,缺乏實體渠道的銀行似乎發現大宗套利者是個穩賺不賠的游戲,『景上添花』的屬性使得銀行瘋狂的介入到大宗商品套利的各個領域,從倉儲,物流,貿易,抵押,擔保,金融機構推波助瀾,商品供給存貨被金融鎖定,投機性需求和金融需求變成了需求增量的主導(這些具體的內容我在之前的《大宗商品十年背後的故事》里有非常詳細的闡述),在這樣的背景下商品背離了其本質的商品屬性,而更多的是金融屬性的主導,但並沒有背離供需決定價格的體系,只不過是需求的屬性變了。
其實仔細想想,這個股票市場的融資融券,配資公司各種手段加槓杆的本質又有什麼不同呢?商品世界的槓杆也是從各個領域被推波助瀾的,槓杆高了,市場的波動就變成了投機性需求和金融性需求為主導的力量了。
當中美的利差預期開始在2012年底發生變化的時候,當過多的商品金融槓杆開始產生一些信用性風險的時候,當人民幣不再升值的時候,當中美利差,當一些金融機構開始看到風頭不對的苗頭開始主動的撤離大宗商品領域業務收縮槓杆的時候,當這些因素重疊開始發酵的時候,商品的負反饋就開始了,支撐2009年之後投機性需求,金融性需求增量的故事開始消失的時候,大家忽然發現前面分辨不出來真實需求還是投機性需求(金融性)的上游供應商們卻開始陷入到困境了,供給端的投資在09年之後全球低廉美元成本下也被過渡開發,供給產出周期原本就滯後與需求曲線的變化,於是乎錯配下的負反饋的開啟宣告這樣的大宗商品的十年輝煌結束了。
(待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 投資10至18歲孩子的最佳方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