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資產重組的條件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7-01 18:50
文章來源:惠國集團
首先,必須建立合理的教育產權制度,構造產權主體。現代產權理論是研究資產所有者和管理者的關系的理論。產權是指某種行為權利,界定產權是指界定這種行為權利的邊界以及轉讓的規則。狹義的教育產權是指圍繞教育資本而形成的學校產權,即對特定學校的財產權利。指參與學校投資、經營、管理的各個活動主體圍繞學校的教育財產形成的所有權、占有權、使用權、處分權、收益權等權利關系和結構。在傳統教育體制下,國家既是教育資產的所有者,同時也是經營者,任何權利都是國家的權利,不存在再去界定教育產權的問題。
建立合理的教育產權制度,就是要確立學校擁有全部法人財產權,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責任,具有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的地位。這並不意味着改變教育資產的社會主義所有制性質。教育資產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並不是資產實體的分離,而是資產權能的分離,它完全可以在不改變公有制的前提下進行。因此,界定和明晰教育產權關系,不會動搖教育財產的所有制基礎,更不會導致國有教育財產私有化。
其次,必須迅速轉變政府職能。在實現國有教育資產重組目標的政策環境中,其首要問題是處理好政府與學校的關系。一是要分開政府的行政職能和教育資產管理職能。這兩種職能的范圍和性質都不同,前者屬於行政法規調節的范圍,後者屬於民事法規來調節,在資產關系上,學校和政府的管理機構處於平等的民事主體地位,而在行政關系上則處於管理和被管理的上下級關系。如果政府的這兩種職能不分開,學校與政府就不可能處於平等的民事主體地位。二是政府和學校管理教育資產的職責要分開。
再次,改革國有學校的組織形式。國有學校的公有制特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公有制的財產組織形式;二是公有制教育組織運行的價值形態。但就國有學校質的規定性來說,國有學校公有制特征所反映的本質為:社會全體成員共同占有生產資料而形成的一種社會經濟關系。而這種社會經濟關系的組織結構在學校內部有多種結合形式,不同的結合形式就形成不同的學校組織形式。如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學校就是一種新型的學校組織形式。改革國有學校的組織形式,關鍵是改革財產組織形式,也就是建立合理的教育產權制度。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