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蘋果中國銷售失色、估本季關稅成本達9億美元 盤後跌4%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2025-05-02 06:05

蘋果 (AAPL-US) 周四 (1 日) 盤後公布上季 (2025 年第 2 季,3 月為止) 財報,營收獲利均優於市場所料,iPhone 銷售也比市場預期亮眼,但大中華地區銷售失色,導致盤後股價走跌,並預估若美國關稅稅率不變,本季 (第 3 季,6 月為止) 關稅成本將增加 9 億美元。
蘋果執行長庫克表示,蘋果上季因關稅受到的「影響有限」,因為有能力優化供應鏈。
蘋果財務長 Kevan Parekh 在電話會議中說,蘋果本季整體營收預估年增「偏低到中間個位數百分比」。這大致符合 LSEG 分析師預估的年增 4.28% 至 894.5 億美元。
蘋果還預估本季毛利率中位數將落在 46%,這已經把關稅成本納入考量。
庫克補充說,若沒有新關稅或其他重大改變,關稅將導致本季成本增加 9 億美元。
庫克在電話會議中說,要針對關稅做出 6 月之後的判斷,現階段還「非常困難」。
財報公布後,蘋果盤後股價走低,截稿前約下挫 4%。蘋果周四稍早收盤上漲 0.39% 至每股 213.32 美元,今年來至周四收盤共下跌 15%。
FY2025 Q2(3/29 止) 財報關鍵數字 vs. LSEG 訪調分析師預期
- EPS:1.65 美元 (年增 8%) vs 1.63 美元
- 淨利:247.8 億美元
- 營收:954 億美元 (年增 5%) vs 946 億美元
- 毛利率:47.1% vs 47.1%
蘋果上季營收年增 5% 至 954 億美元,優於市場預期,也落在蘋果先前自行預估的偏低到中間個位數增幅。
各終端產品表現 vs. 分析師共識預期
- iPhone 營收:468.4 億美元 (年增 1.9%) vs 458.4 億美元
- Mac 營收:79.5 億美元 (年增 6.6%) vs 77.7 億美元
- iPad 營收:64 億美元 (年增 15%) vs 62 億美元
- 其他產品營收 (含 AirPods 和 Apple Watch):75.2 億美元 (年減 5%) vs 79.5 億美元
- 服務營收 (含 iCloud、Apple Music、Apple TV+):266.5 億美元 (年增 11.6%) vs 267 億美元
iPhone 營收優於市場預期,儘管成長幅度不大,最新旗艦款與前幾代相比差異不大,搭載的人工智慧 (AI) 功能大部分和 2023 年的 iPhone 15 Pro 相同,讓消費者少了升級的理由。
蘋果在上季推出 iPhone 16e,以取代平價的 iPhone SE,但 599 美元起的定價比競爭對手都高。今年秋季,蘋果可能推出更大幅度的 iPhone 升級,例如更輕薄的設計。
蘋果上季各部門表現大致都優於預期,庫克在公司聲明中讚賞服務營收交出 11.65% 的兩位數成長,但該部門營收去年同季的成長率是 14.2%,顯示略為減速,而且本周的 App Store 法院判決,勢必影響服務平台的營收。
另外,穿戴產品部門營收年比呈現下滑。
各地區銷售
- 美洲:403 億美元 (年增 8%)
- 歐洲:244 億美元 (年增 1%)
- 大中華:160 億美元 (年減 2.3%)
- 日本:72.9 億美元 (年增 16.5%)
- 亞太其他:72.9 億美元 (年增 8.4%)
蘋果上季大中華地區營收不振,庫克表示,中國銷售季比加速成長,而且如果不計匯率變動,上季大中華地區的營收會是持平的。
中國地區曾是蘋果的成長市場,隨著銷售下滑,對蘋果來說形同惡兆。蘋果在中國的市占率正遭到華為、小米和 Oppo 侵蝕,加上中國政府禁止外國製技術進到某些工作場所,進一步打擊蘋果產品。蘋果以中國為重的生產布局,也使其面對川普政府關稅時格外脆弱。
美洲銷售相對強勁,成長近 8%,這塊蘋果最大市場可能正因為關稅即將提高,而出現消費者提前採購的行為。儘管庫克表示,蘋果尚未看到訂單「提前」的情況。
蘋果董事會授權本季可執行庫藏股的金額最高 1000 億美元,低於去年授權的 1100 億美元。蘋果並表示,將配發每股 26 美分的股息,提高 4%。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