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本質將現質變:貿易愈自由民粹反抬頭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8-04 13:50
著名投資分析專家John Mauldin撰文指出,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的黨大會已經結束,兩黨之間的分歧與各自內部之間的分化同樣令人側目,雙方陣營在一個主題上意見一致──全球自由貿易愈來愈不能接受。美國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出現這麼高調的保護主義,至少不會在主要政黨的總統候選人身上看到。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全球化被視為眾多國家問題的元凶之一,而美國人對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不滿,成為特朗普和桑德斯的民粹立場贏得不少支持的原因,我們必須承認,一些漫無目的,又缺乏組織的批評並非一定就是錯的,因為一般民眾才最能感受到經濟不景的切膚之痛。
在未來20年,全球化的本質將出現重大改變,而且將對勞工市場產生廣泛深遠的影響,我們先來探討一下,先進國家對全球化的負面情緒,以及貿易好處未能平均分布的問題。
過去20年,美國少數富豪愈來愈有錢,其余大部分民眾賺的錢足夠餬口已是萬幸。踏入21世紀這16年,美國經通脹調整後的家庭收入中位數不只沒有增長,反而走出衰退後持續下跌。注意這里說的是中位數,不是平均數,也就是說半數家庭的境況更加糟糕。
這是否因為經濟沒有增長?不是。經通脹調整後的人均GDP,由2001年第一季的43935美元,升至今年第一季的51090美元,換言之,經濟在這16年間增長了16%左右,但大部分家庭收入幾乎沒有增長。
題外話,美國第二季GDP增長1.2%,而第一季的增長亦下調,意味今年首6個月,美國只按年增長了1%,而通脹也只按年增長了1.1%,遠低於聯儲局的2%目標,工業生產也表現呆滯,在這些數據下,筆者打賭聯儲局在年底前不會加息。
有錢人明顯賺更多
美國最有錢的10%人口與其他人之間的收入趨勢出現巨大差異。最有錢的10%人口的平均收入,藍線是其余90%的人口,從1930年到1970年,兩者走勢非常接近,但在1970年後開始改變,那10%的有錢人收入增長更快,而余下90%的增長幾乎持平。
上世紀70年代發生了什麼事?最明顯的應該是中國對外開放貿易,而且全球化開始起步,之後數十年,美國很多低技術工作轉移到其他新興國家,改變了全球資本和勞工的相對價值,也導致一般美國人收入增長呆滯,有錢人則不太受影響,因為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投資回報。
教育水平較低的美國人受到最嚴重的打擊,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LS)的資料,通常沒有大學學位的人,工資水平也低於平均數。提高教育水平也許有幫助,但更有效是給他們更好的工作,然而現在大部分最適合這些人的工作已經移往海外,難怪承諾要把此類職位帶回美國的特朗普和桑德斯會吸引到那麼多支持。
很多人都說,低技術職位不足,主要是因為制造業衰落,事實卻非如此。在過去30年,制造業生產增長了差不多一倍,工人人均產出也增加了2.5倍。然而,職位減少了30%。從1980年至今,美國制造業職位減少了近900萬份,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貿易全球化。
全球化具黑暗面
哈佛大學經濟學家羅德里克(Dani Rodrik)早在其1997年著作《全球化走得太遠了嗎?》(Has Globalization Gone Too Far ? )中已經預見了這個情況。他提出全球化將要面對三難困境(trilemma),民主、國家主權和全球整合三者不可共存,每個國家只可以選其中兩個。
這正好用來解釋英國脫歐的問題。脫歐派寧可放棄與歐盟融合來維持國家主權,而親歐派則寧可放棄經濟事務的話事權來保持歐盟成員國地位。美國政治文化其實大部分時間都很像脫歐派,認為美國大得足以自給自足,不需要與其他經濟深度融合,但全球化趨勢實在無可避免。
在70年代,沒有美國人會想買日本車,因為美國自己有通用汽車(GM)和福特這些質量優良的大品牌,但現在日本車無論在技術和外觀上都趕上了美國,筆者也買了一輛,而且非常喜歡。
日本車廠把部分生產線搬到美國,而美國亦從外國進口一些汽車零件,因此到底應該如何界定「美國制造」變得愈來愈難。
某程度上,自由貿易的確達到了其宗旨:以更低的成本生產更好的產品,理論上,較低的成本和工資較高的新職位,可以彌補跨境競爭中流失的崗位,但現實卻不然。
全球化無疑是成功的,雖然美國政壇把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AFTA)視為糟糕的貿易協議,但數據證明協議為美國和另外兩個伙伴帶來很大好處,問題是那些好處分布得並不平均,換言之,全球化有其黑暗面。
前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師羅奇(Stephen Roach)最近在Project Syndicate發表題為《全球化斷線》(The Globalization Disconnect)的文章,指出全球貿易近期響起警號,2009年至2016年平均增長3%,只及1980年至2008年的一半,而這種不濟表現令全球化面對更強烈的政治抗拒。
適應改變可自救
全球化已經進入新階段,最新的2.0版本覆蓋更廣泛,包括之前很難做交易的無形資產,例如軟件程序、工程設計等各種跨境服務,現在拜互聯網所賜全都可以做到,而且由於技術進步,2.0版本發展得比1.0更快,也導致更多職位被取代。
可惜,羅奇指出,很多經濟學者都忽略了貿易全球化對工人生計打擊愈來愈嚴重的情況,而在目前的民主制度下,受全球化黑暗面沖擊的一群,不會安靜地等待環境好轉。
美國已經開始把制造業生產線搬回國內,這樣做並不代表流失掉的職位也會回來。事實上,在未來10年,隨着科技進步,制造業招聘的工人將比現在少很多,但同時生產仍會大幅增長。
當然,新科技也會帶來新工業及新職位,但這些職位需要的是新技術,舊有的一套將不適用。將來需要適應環境變化的不只是年輕人,40歲和50歲,甚至60歲的人也將需要應付這些轉變。
受保護的一群——有錢人及教育水平較高的人——感到不安是有理由的。不受保護的一群,也就是一般美國人,他們表現出來的憤怒不是總統選舉年特有的,也不是一些暫時性的現象,而是一種趨勢,隨着保護主義壁壘進一步崩塌而逐漸惡化的趨勢。
在不太遙遠的未來,真正能夠保障自己的方法,是學習適應上述那些無可避免的轉變,而且需要學習的不只是工人,企業也一樣,因為科技日新月異,今日最先進的技術,10年後或者已經過時,菲林制造商柯達(Kodak)宣布破產,專門提供影音租售服務的百視達(Blockbuster)實體門市全面關門等就是好例子。如果無法適應,隨着時代轉變,無論是個人或者企業,所感受的只會是看着未來從他們眼前流走。(文章來源:hkej)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