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接近推出信用違約掉期市場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8-04 13:50
和訊網消 8月4日 據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報道,中國接近推出信用違約掉期(CDS)市場。消息人士稱,中國銀行(601988,股吧)間監管機構已經起草信用違約掉期指導方針及合約范本,並已進行業內咨詢,或很快要求央行批准推出信用違約掉期市場。
此前4月27日據彭博報道,中國銀行(601988,股吧)間交易商協會(NAFMII)近期就銀行間市場信用風險緩釋工具試點業務向部分機構征求意見,考慮推信貸違約掉期(CDS)和信貸掛鈎票據(CLN)。
報道援引知情人士稱,中國監管層此舉考慮的背景包括,自2014年開始,債市個體的信用風險顯現,出現債券實質支付違約,亟待有效的信用衍生工具管理和分散風險等等。
目前產能過剩行業去槓杆,信用風險緩慢釋放,政策上提出要依法處置金融市場違約行為,主動釋放信用違約風險,而且監管層正在籌劃多種創新債券品種,比如高收益債券,那麼 CDS 作為可以提高此類低評級、高收益債券的流動性與信用風險對沖工具,將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和訊網整理信貸違約掉期(CDS)和信貸掛鈎票據(CLN)小知識如下:
信用違約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CDS)通俗講即貸款或信用違約保險。基於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在提供金融產品後,可能出現債務人違約,為了保障債權人權益,衍生出這種針對債務人違約的保險產品,旨在轉移債權人風險。當借款人向貸款人(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申請貸款時,貸款人為了保障貸款安全,以支付保費為前提向保險人(多為保險公司)投保。若借款人違約,由保險人代償。
信貸掛鈎票據(Credit-linked note),是一種連動債。作為一種特別的金融衍生工具,雖然名稱為債券,事實上是一種高風險的金融衍生產品。這類產品的發行商一般利用來自投資者的款項買入抵押品,然後作出若干「掉期」財務安排,從而令發行商得以將產品的潛在整體回報提升至高於傳統銀行存款的回報水平。這些「掉期」安排通常與若干擁有高信貸評級的參考機構有關連。
在香港、台灣及新加坡等地曾有名為迷你債券和精明債券等一般被認為屬於信貸掛鈎票據的產品發售,但有意見認為自2004年以後發行的迷你債券在其三層結構內隱藏了不同於一般連結資產的債務抵押債券的合成債務抵押債券,因此並不應被算作信貸掛鈎票據。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