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品憂心合併,社會成本高、轉單損失逾300億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1-27 19:22
MoneyDJ新聞 2016-01-27 19:04:14 記者 陳祈儒 報導
而至本篇截稿之前,日月光尚未對矽品的說法作出回應。
矽品指出,宣布併購以來,外界沒有靜下來思考台灣社會實際經濟損失與社會成本。矽品說,國際晶片大廠如高通、博通、聯發科(2454)等均版面4至5家的封測供應商,憂心合併後轉單損失超過300億元。同時, 整併後接單減少也代表將有8,000~1萬2,000個工作職位流失,以及台灣GDP消費支出將減少48~72億元,台灣工作機會減少。
(一)矽品評估,與日月光合併,市占率反而下降:
中經院王健全副院長在「購併執法莫忘初衷」一文呼籲,公平會不要被表面的產業效率的提升、對抗紅色供應鏈的「民族大義」所惑,要深入探討併購公司的真正意圖,併購後動態競爭力變化、巨額社會成本及對台灣經濟產業並非正面的影響,而只為了成就單一公司的私人利益,應回歸公平法的立法意旨,維護國內交易秩序,保障消費者權益,才是公平會,也是未來完全執政的新政府應該優先正視的。
依跨國公司國際採購準則:「供應廠商之公開甄選及確保多元供應來源」以分散風險,國際晶片大廠如高通、博通、聯發科等均版面4到5家之封測供應商。在技術門檻低,採金銲線低腳數封裝上,小廠數多,許多國內晶片廠早已轉單到大陸用低價搶單新興封測廠,如南通微電、天水華天等。
矽品表示,先前在江蘇長電尋求併購星科金朋過程中,矽品即收到客戶轉單的收益,一旦日月光、矽品合併,在新興供應者能力(例如良率、交期)還無法有效競爭以前,原分配到4家的高階封測訂單勢將重新分配到另外3家。
日矽合併後市占率,恐將由原來的38%+20%累計的58%,而降到33%,由此估計,訂單外流金額每年高達300~450億台幣,艾克爾(Amkor)以及江蘇長電將成為訂單轉單的受益者。在日前的報導中,Amkor台灣總經理梁明成也證實將從合併中獲利。
(二)客戶轉單後,工作職位減少,台股動能外流:
矽品憂心,轉單損失也代表將有8000~12,000個工作職位流失,台灣GDP消費支出將減少48~72億元,尚不包括台灣本地主要基板及材料商供應鏈的關廠、就業損失,若將台灣工廠移轉國外,台灣工作機會減少,「日矽合併」對台灣社會、經濟將形成巨大衝擊。以日月光併購環隆電氣後在台灣下市,工廠移往大陸為例,在台灣的員工人數就足足少了2,000人以上,就是具體例證。
再以矽品104年最高市值1,751億台幣來看,日矽合併後矽品下市,市值1,700億將從台灣低迷的股市消失,對台股動能、資本市場、產值及租稅等負面影響不言可喻。
(三)矽品:兩岸股市本益比差異,為精明的併購動機:
矽品指出,再從日月光的敵意併購意圖來看,日月光在1999年以40億收購環電20%股份下市後,2012年在大陸上海股市重新掛牌上市,估計獲利5倍以上。
加上台灣與大陸封測廠股市本益比差異9倍以上。矽品說,可以預見日月光在低本益比市場的台灣收購績優企業下市後,再到高本益比市場的大陸重新掛牌上市,其「精明」併購方倘若如法炮製,股東利益存在高度不確定風險,而這樣的財務操作與提升台灣產業競爭力、對抗紅色供應鏈根本不相關。
- 震盪期靠它逢低加碼,追求更大本利和!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