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和TTIP讓美連摔跟頭 中國須應對全球化放緩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9-01 11:10
和訊網消息 繼TPP(跨太平洋(601099,股吧)伙伴協定)在美國國內遭到民主黨和共和黨的一致狙擊後,TTIP(跨大西洋(600558,股吧)貿易與投資伙伴協定)又在歐洲遭遇重大挫敗。綜合分析認為,全球化並非必然趨勢,我國須應對全球化放緩。
8月30日,法國外貿部長Fekl宣稱TTIP應該暫停談判。此前,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Gabriel於28日表示TTIP談判事實上已經失敗了。美國主導的TPP也在國內遭受巨大阻力。美國總統競選過程中,特普朗等多位候選人均表態強烈反對TPP,曾經支持TPP的候選人希拉里也轉變姿態開始反對TPP。
中國銀行(601988,股吧)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蓋新哲認為,TPP與TTIP受阻是全球貿易自由化遭遇的重要挫折。TPP和TTIP是當前新一輪貿易自由化的前沿陣地。在TPP談判中,美國不僅力圖達成新一代經貿規則,而且擁有壓倒性的話語權,有利於提高談判掌控力。TTIP則包含了美國和歐盟這兩個最大的發達經濟體,有條件打造新一代經貿規則的高標准模板。
事實上,美歐一直是全球貿易自由化的重要推手。美國曾經一手推動了戰後八輪關稅自由化談判並建立WTO,而歐盟本身就是經濟一體化高度深入發展的產物。如今,曾經雄心勃勃的TPP和TTIP均面臨巨大阻力,美歐政治領導人都持消極態度,其意義不僅在於協定談判本身,更意味着全球貿易自由化進程進入全面放緩時期。
此外,他認為,多邊與區域的平台之爭已經不是全球貿易自由化的關鍵。金融危機以來,全球化博弈平台經歷了從多邊向區域的轉變,但事實說明這種改變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2008年舉辦的多邊貿易部長會議是美國八年來投入最大的一次談判,絕大多數議題形成了共識,但最後關頭談判依然破裂。這一失敗導致美國基本放棄多邊平台,轉而在區域層面發起TPP和TTIP兩大談判,並排除了中國等所有發展中大國。如今,又一個八年過去了,事實說明在區域平台推進全球化也十分困難。TTIP經歷3年間的14輪談判之後,美歐沒有在協定27個章節中的任一章上達成共識,在投資爭端解決、政府采購市場准入等領域分歧依然較大。TPP雖然在美國的強勢掌控之下完成談判,但耗時長達6年,而且在美國國會獲批前景堪憂,可能拖延數年之後才會生效。
蓋新哲稱,全球貿易自由化可能在錯誤的方向上走得太快了。20世紀70年代以來,以華盛頓共識為代表的理念推動各國加大貿易自由化力度,全球貿易實現了兩倍於GDP增速的長期高速增長。盡管這是歷史上增長最快的時期之一,但增長的成果在不同群體之間的分配卻嚴重失衡。跨國資本享受了全球配置生產要素的全球化收益,而國內低技能熟練度的就業普遍大量流失,引發了民粹主義、保護主義抬頭。英國退歐公投中,脫歐派選民呈現了收入層次低、教育程度低、知識水平低的典型特征。美國總統大選中,特普朗和桑德斯得到了來自底層大眾的廣泛支持,成為各方未預料到的黑馬。然而,TPP和TTIP依然在過去的方向上大步前行,這可能僅僅有益於跨國資本,甚至對就業的貢獻都微乎其微。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官方報告顯示,十五年之後TPP僅能給整體就業帶來0.07%的改善,對於制造業而言甚至會就業下降0.2%。
「全球貿易自由化放緩對我國是前所未有的重大課題」,蓋新哲認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是經濟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之一,經濟全球化也是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內涵之一。然而,歷史告訴我們,全球化並非必然趨勢,如果全球化走得太快,大眾政治和民族國家的力量足以讓全球化陷入停滯甚至倒退。所以,我國如何應對全球化放緩便成為一個前所未有的課題,這也對我國如何發揮負責任的大國作用,加快構建新時期對外開放新格局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