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iPad mini之后,庫克如何“走鋼索”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2-11-01 08:47


即便喬布斯仙游了,蘋果仍然是那個充滿創新力的蘋果。但“新官上任三把火”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蒂姆·庫克接任CEO后也走不出這個套路,蘋果公司還是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變得更商業化。

一年來,可以在很多細節上看到蘋果的變化,例如庫克在財報說明會上經常讚美中國市場的表現,又如新發布的iPad m ini。


在上周赴美國參加iPad m ini發布會時,現場一位《福布斯》雜誌記者曾對筆者說,蘋果的每一款品上市前都會經歷至少2-3年的准備期,iPad m ini也不例外。只是在喬布斯時代,這款品可能一輩子都得呆在實驗室裡不見天日,因為喬布斯不認同小尺寸的平板電腦。但庫克不一樣,他知道市場需要這樣一款品,所以就把它推了出來。

筆者贊同這種說法,在看到iPad m ini真機時,也知道裏面並沒有什麼強大的硬件配置。但這又如何?光從其2000元人民幣左右的定價策略便能做出預判——— 這又是一款足以讓整個消費市場為之瘋狂的品。

在喬布斯時代,蘋果品佈局很零散,先有M ac電腦,然后是iPod播放器,再是M acbook,后面又有了iPhone和iPad。品之間沒有太多聯繫,更像是單兵作戰,但每一款品在同領域中都是佼佼者。

到了庫克時代,單兵之間的聯繫開始變得緊密。特別是iPad m ini,就像是一整塊拼圖中唯一缺少的那個部分,鑲嵌完成后,蘋果把電子消費品領域唯一的7英寸平板空缺也給填了,構成了手機、播放器、大小尺寸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和台式機一條完整的品,讓電子消費領域的競爭對手怎麼都繞不開自己,必須正面對決。

你或許會說,這樣的全品戰略其他品牌一樣有,例如三星,又或者索尼。確實如此,但庫克時代的蘋果還有另一項競爭對手無法模仿的基礎——— 喬布斯的“遺”。

在筆者看來,喬布斯留給蘋果公司最偉大的遺是“品不具可比性”。當Android陣營宣傳了半天四核處理器時,iPhone5仍守一顆雙核處理器,iPad m ini用的甚至還是單核1G處理器。當Android手機商描述自己的四核手機比雙核手機快出多少時,蘋果只會告訴你,這代品比自己的上一代品快多少,且從來不宣傳主頻赫茲,依然能賺得盆滿滿。

換句話說,過去蘋果的“神威”主要集中在品本身,如今庫克更重視商業運營,並將其作用放大,走所有的路,讓對手無路可走。

不過,這意味蘋果從此“千秋萬代一統江湖”了麼?未必,關鍵要看2013年庫克會怎麼出牌,到底是洗經易髓式的全面商業化,還是在內心堅守喬布斯時代的基因。這兩條路都有風險,而這,是蘋果公司未來最大的變數。

我們能在蘋果2013年一季度業績預告上看到這種變數——— 報告稱,該財季毛利率將降至36%左右,創出4年多以來的最低水平。筆者從為蘋果供應元器件的國內廠商處獲悉,毛利降低很大原因在於iPhone5前期製造成本太高。和過去一樣,iPhone5的元器件也都是蘋果自己開發的,沒有市場基礎,良品率較低,還需要慢慢提升,影響了毛利率。但對元器件“鑽牛角尖”式的高要求恰恰是喬布斯時代蘋果的核心競爭力,從現在的情況看庫克還在堅持這點,即便這會讓財報變得不怎麼好看。

李泉的那首《走鋼索的人》裡唱到“往前是解脫,后退是自由,我應不應該回頭”。對於庫克來說,往前是把商業化放在首位,追求高毛利,創出業績神化;后退是固守本源,和蘋果團隊一起,只為創造最極致的電子消費品而存在。至於找兩者的平衡點,分心又分神,難度太大。

南都經濟評論員 方南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