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鉅亨看世界─減碳也能顧經濟

鉅亨網劉憲杰 綜合報導


(圖:AFP)
(圖:AFP)

那些反對將碳排放設定價格的立法者,多半認為這樣將會影響商業發展及消費者權益,但一些美國及加拿大的地方政府表示這樣的擔憂是多餘的。


全世界有將近四十個國家,其中包括 28 個歐盟國家,以及其他個別的小型行政區,都加入了碳排放定價的行列,英屬哥倫比亞、魁北克、加州及其他九個美國東北的州已經實行碳排放收費一段時間,也證明這對他們的經濟並沒有負面影響,加拿大最大的石油天然氣出口地區 Alberta 省及另一個省分 Ontario 也表示將會執行此政策。

碳排放定價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針對排放量直接課稅,另一種是限制排放量額度,英屬哥倫比亞是以課稅為主,針對燃燒天然氣、汽油、燃油所產生的排放量進行課稅,加州及魁北克則是設定了最高排放量限制,包括電廠、工廠、石油分離廠等都得向政府購買排放權,而每一次購買的排放權,排放上限會因為時間而逐漸縮減。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設定排放稅會比設定上限來的直接有效,但兩個系統其實都能有效地提高使用燃料的成本,也促使許多電廠及生產者使用更多低碳排放的能源,像是太陽能、核能、風力等等。

英屬哥倫比亞境內總計有 470 萬名加拿大國民,他們的排放定價是北美最高的,每噸的碳排放就要課徵 30 元加幣,約等於 21 美元,而加州及魁北克目前每噸的排放量市場交易價格約為每噸 13 美元,十二月的官方每噸排放許可拍賣價格為 7.5 美元。

英屬哥倫比亞自 2008 年起就開始對碳排放課稅,最大的成就就在於他們並沒有因此令該地區的個人或公司行號少賺錢,雖然他們對能源課稅,但同時也刪減了個人所得稅與公司稅,低收入戶與當地居民更是擁有稅賦優惠,能源替英屬哥倫比亞帶來 43 億美元的稅收,但其他部分少收的稅款則是 50 億美元,研究人員發現將稅基轉移至能源使用上,不僅對地方的經濟成長沒有負面衝擊,還能有效地減少碳排放量。

同時,如加州及魁北克等地使用排放上限權的地區,他們將售出碳排放權的所得全力投入在發展及他更有效率或是再生能源上等減少碳排放的計畫上,一部分也被拿來幫忙補助低收入戶的能源支出。

最近幾個月,Ontario 與 Manitoba 表示他們將加入加州與魁北克的碳排放權交易系統,去年十月紐約也表示對於加入碳排放權交易系統的高度興趣。

在加拿大的 Alberta,政府在去年十一月就宣布將自 2018 年起,對每噸碳排放課徵 30 加幣的稅金,Alberta 的省長表示這將降低該地區火力發電廠的產能,同時要求石油與天然氣公司更注意自己的能源使用效率。

這些推動者值得大家給予掌聲,他們最大的價值在於他們給全世界的碳排放政策提供了模板,這些政策一方面成功地對抗全球暖化,另一方面也兼顧到經濟發展,企業不會因為增加的能源稅便遷移自己的所在地。

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家中國去年發表聲明將啟動碳排放定價機制,這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到目前為止,他們似乎還沒辦法決定怎麼做比較有效率,因此遲遲沒有動作。

文章標籤

AFP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