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伯斯1983年完整演講公開 已有iPad概念 準確預期科技發展
鉅亨網編譯李業德 綜合外電
賈伯斯1983年8月的演講錄音帶。(圖取自LifeLibertyTech.com)
《AppleInsider》周二 (2日) 揭密,發表蘋果 (AAPL-US) 創始人賈伯斯在 1983 年 8 月的完整錄音談話,內容長達 60 分鐘,從中得以一窺大師的高瞻遠矚,在當時賈伯斯便預期,電腦將壓倒性進駐人們日常生活,且甚至提到 iPad 的概念構思。
先前於 8 月《AppleInsider》已先行公開一部分語音資料,但僅有 20 分鐘內容。現科技部落格 LifeLibertyTech.com 經由當年會議參與者得到當時的錄音帶,並進行完整公開。
完整內容中一大亮點在於,賈伯斯在回應問題時,介紹了行動計算設備的概念,並稱希望未來有機會,可以打造一個板狀的電腦產品,相當近似於目前 iPad 的構思。
LifeLibertyTech 文章整理的錄音內容重點如下:
1. 賈伯斯闡述到,比起當年人們心中的寵兒—汽車,未來幾年民眾將花費更多時間與個人電腦互動,這觀點現在是再自然不過,但在以往年代可是難有共鳴。
2. 他將當年社會對於科技的熟悉程度,比喻成與個人電腦的「初次約會」,並認為不久的將來,科技會繼續進步發展,人們也會越來越習慣融入生活。回想起來,當年 PC 產業成為市場主導性存在時,賈伯斯已經忙著籌劃「下一件大事」。
3. 演講內容對於 PC 發展深具信心,看好其成為新的交流媒介。他特別談到早期的電子郵件系統概念,闡述它如何重組通訊產業。他表示一旦民眾擁有對應無線網路的行動電腦,無論身在何方,都可以自由收發信件。在此必須強調,當年並不存在看好網際網路成為主流的言論,且他演講的時間是 1983 年,之後市場至少花了 20 年,才宣告進入行動電腦世代。
4. 他討論到早期的網路,以及大量與現今不同的網路協議,預期到約 5 年後市場便可解決辦公室上網的問題,且 10-15 年內,便可實現在家中擁有網路的理想,這些預言後來均一一實現。
5. 他表示蘋果的策略目標,是「將一台無與倫比的偉大電腦放入書中,用戶可隨身攜帶,且可以在 20 分鐘內學會如何使用」,聽起來是不是有種現代的熟悉感?賈伯斯希望透過一種「廣播連結」(radio link) 的方法,讓用戶不需要受限於和「大型數據庫」連線通訊。
6. 在最後的問答對談中,賈伯斯被問到語音識別功能的問題,他認為實際應用還需要 10 年時間,鑑於蘋果已推出語音助手 Siri,聽他討論不同語言的辨識問題,讓人感到格外有趣,他說到:「這種技術相當困難」。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