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J視點:牛市失寵!證監會該怎樣勾勒自己的事業線

鉅亨網新聞中心


“險守”成為昨天收盤后股評的關鍵詞,從3400點到3300點再到3200點,股指在兩個交易日內順著臺階往下蹦,而“央媽”則再次成為罪魁禍首,並被寄予了起死回生的期望。

按照業內人士的分析,春節前陸續面臨MLF到期、繳準、繳稅等因素沖擊,短期資金面波動已在所難免,事實上,銀行間7天回購利率已然逆市上揚,並且成交金額較上周明顯加大,資金面的困境彰顯無疑。而要破這個“局”,則仍主要依賴央行主動“作為”,繼續用錢“燒”出牛市的未來。


但對於這個問題,我昨天就已經明確指出了,《別盯著央媽的胸!那里沒有滋養牛市的放心奶》。僅僅靠央媽擠奶是不夠的,在著名的“4萬億投資刺激計劃”的09年,全年新增貸款近10萬億,如此“燒錢”的方式才將行情推到3478點的最高峰,在上周五摸高到3400點之后,留給“流動性”施展才華的空間已經不多了。

更何況“央媽”最近已經明確表態,目前市場上是“不差錢”的,還沒有打開水龍頭的必要,並且如果一定要擠奶,也是精準喂向嗷嗷待哺的諸如農業、環保這樣需要“補差”或“培優”的同學,不會直接拎著開水往股市里倒!

相比“央媽”在流動性上的翻云覆雨、萬眾矚目,端出個股期權方案的證監會則顯得頗為落寞,股民在行情受挫后習慣性的“救市”呼聲,也直接喊向了“央媽”,而選擇性了遺忘證監會這個“親媽”。對在牛市失寵的證監會來說,如何勾勒出自己的“事業線”,重新拿回牛市的權杖已然成為當前工作的頭等大事。

那么面對去年年底突然爆發的牛市,證監會究竟做了些什么?

首先是“增加新股供給”,IPO的節奏明顯加快,僅本周就有22只新股發行,這還是“水多了加面”的傳統調控思路,借著“流動性”的浪潮,擴大直接融資的比重的做法是對的,但面對已破萬億的單日成交量,僅僅增加擴容是不夠的,這顯然是加速推運發行注冊制改革的歷史性機遇。

早在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公報上就已經指出了,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設定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如果狹義的來理解,這個市場無疑指向的是最具有資本魔力的證券市場,以金融創新啟動科技興國的經濟轉型,將成為A股市場未來最重要的使命。而進行發行注冊制改革,將新股發行、定價、上市的權力全部交給市場,才能讓A股真正具備“優化資源設定”的核心功能。

然而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在回應“1月10日證監會組織召開了注冊制改革座談會”時,證監會辦公室人士稱,證監會並未在10日召開注冊制改革座談會,注冊制改革方案還在進一步論證當中;

其次,證監會日前發布了個股期權的試點,但早在前年年底,上交所副總經理就曾迫不急待的宣布,個股期權最快2014年4月份正式推出。並且當時討論的首批個股期權試點股票標的共有4只,為工商銀行(行情,問診)、中國石油(行情,問診)、中國平安(行情,問診)、貴州茅臺(行情,問診),以及2只ETF,為50ETF、180ETF。相比在今年2月份試點的僅為50ETF的個股期權,不僅時間上晚了大半年,並且品種也異常的單調。另外,證監會新聞發言人,業已否定掉了投資者對為配合個股期權或同步放開的“T+0”交易以及“漲跌幅限制”的想象。

實質上,無論是當前的資金環境、市場環境、政策環境,都是證監會自成立以來最有機會借著中國二次改革的春風,擠上中國金融舞臺正中央的契機,甚至證監會主席肖鋼也承認“當前資本市場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

那么,趕緊落實諸如“發行注冊制”、“深港通”、“T+0”、“放開漲跌幅限制”、“個股期權”的多元化等一系列制度、產品創新,以加速改革來勾勒出自己的事業線吧!(金融界首席評論員 嚴浩)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