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路徑預測難 不應只看「主要路徑」
鉅亨網新聞中心
氣象局今天(3號)下午二點半解除「蘇拉」颱風的海上陸上警報,這次「蘇拉」移動的路線多變,連氣象局也不容易掌握,更讓外界對氣象局有許多批評。氣象局表示,颱風的路徑預測本來就有誤差,如果大家都帶著風險的概念,多一分準備,就能讓防災或減災的成效提高。(閻大富報導)
「蘇拉」遠離台灣,未來將再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氣象局指醒,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馬祖、台灣北部及中南部仍可能發生局部性大雨或豪雨。
氣象局這次對「蘇拉」的路徑和雨量預測,外界有許多批評,預報中心副主任林秀雯指出,「蘇拉」因為導引氣流偏弱,所以路徑呈現擺動和打轉現象,特別是接近台灣時,受地形影響產生偏折,這部分在目前的預報科技上還是有困難度,只能透過雷達資料和各種儀器的即時觀測來監控。
林秀雯表示,目前颱風路徑二十四小時的預報誤差大約在一百公里左右,大家應該要有風險的概念,也就是氣象局預測主要路徑時,颱風不見得就照這條路走,可能會偏左右、速度也有快慢。
林秀雯說,花蓮縣本來就在這次颱風「路徑潛勢預測範圍」內,大家不應該只注意颱風中心點的位置,有時暴風圈的影響會更大。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