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聯合國幸福指數報告出爐 中國內地排名112位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2-04-05 18:32


聯合國近日在不丹舉行幸福指數討論大會,并發布了首份《全球幸福指數報告》,比較全球156個國家和地區人民的幸福程度。

根據報告,名列前茅地區全在北歐,丹麥成為全球最幸福國度,于10分滿分中獲近8分。中國臺灣地區排名全球第46位,在亞洲地區居第3,僅次于新加坡(33)和日本(44)。中國香港排名67,得分約5.5,中國內地則排112。


評價標準極其復雜

據報道,《全球幸福指數報告》長達150頁,時間跨度從2005年至2011年,調查對象是全球156個國家。如何衡量一國幸福感,報告有一套非常復雜的標準,這套標準包括9個大領域:教育、健康、環境、管理、時間、文化多樣性和包容性、社區活力、內心幸福感、生活水平等。在每個大領域下,又分別有3至4個分項,比如教育領域下有讀寫能力、學歷、知識、價值觀等,總計33個分項。

財富并非決定性因素

通常,富裕的國家國民幸福感比較高,比如丹麥、芬蘭、挪威和荷蘭這四個人均收入排全球前15位的國家就包攬了幸福榜的前四位。但是,財富的多寡也并非是國民幸福感的決定性因素。

《全球幸福指數報告》制作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家杰弗里·賽克斯說:“國民生產總值并不能代表幸福程度,盡管一般來說,國家財富與國民快樂有一定聯系,但兩者之間沒有內在必然關系。美國自1960年開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了三倍,但幸福指數卻停滯不前。

經濟增長也有弊端

賽克斯補充說,經濟增長帶來一些弊端,諸如飲食不合理,引發糖尿病、肥胖等健康問題;沉迷于購物、電視、賭博,往往養成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最重要的是,經濟發展帶來一些社會問題,“人們社區意識喪失,社會信任度下降,在變幻莫測的全球化經濟時代,焦慮感在不斷擴散。”現在,人們更看重社會支援、清廉度以及個人自由,這些遠比財富重要。

全球總體比以前幸福

報告中指出,過去30年來,全球平均而言變得更幸福了一些(指數上升0.14倍)。另外,在個人層次上,心理健康是影響幸福的最大單一因素。

報告中特別提到失業問題,并指出失業所造成的不幸福并不亞于生離死別,這也就是經濟陷于癱瘓的東歐諸國連前20名都進不了的原因。而在工作上,擁有保障及良好的人際關系,要比薪水高和有充分時間休息更能帶來滿足感。

報告中的發現還包括:在發達國家中,女性比男性幸福;而在各年齡層中,以中年人的幸福程度最低。

最不幸福的國家自然是那些戰火紛飛的地區,尤其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比如多哥、貝寧、中非共和國和塞拉利昂。

總的來說,研究發現,全世界作為一個整體,在過去30年幸福程度稍有上升。但讓人思考的是,為了追求經濟指標,在取得所謂的“進步”的同時,“人們也失去了一些本應該珍視的東西。”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說。

全球最幸福的10個國家:

丹麥 芬蘭 挪威 荷蘭 加拿大 瑞士 瑞典 新西蘭 澳大利亞 愛爾蘭

全球最不幸福的10個國家:

多哥 貝寧 海地 塞拉利昂 布隆迪 科摩羅 中非共和國 坦桑尼亞 剛果(布) 保加利亞

(張軼婷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