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天津農商銀行開業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天津農信社系統歷經兩次改革后,最終走上組建省級農商行的道路。6月30日,由天津農合行及其下屬九家區縣行社(除天津濱海農商行外)重組而成的天津農商銀行開業。

天津農商銀行注冊資本金70億元,定位為“專注于三農和中小企業的社區型零售銀行”。原天津農合行董事長李宗唐和行長白平分別出任董事長和行長。

李宗唐介紹,該行股權比例為,天津市內股東持股占61%,外埠股東持股占39%;前30大股東持股占比84%,股權相對集中。

天津農商銀行《發展戰略規劃》顯示,該行計劃在未來6-10年內成為“持續發展的、區域領先的、專注于三農和中小企業的社區型零售銀行”,并爭取在合適的時機上市。


“社區型零售銀行”的定位在農商行中極為少見,天津農商銀行對此的解釋為:“把來源于社區和農村市場的資金返還用于支持社區和‘三農’的發展,以‘三農’和中小企業為核心目標客戶群發展業務。”

在客戶定位上,天津農商銀行提出“將轉型農戶和小型企業作為核心客戶群。”

同時,將傳統農戶、中型企業、政府和財政背景企業作為重點客戶群,采取穩健的發展策略,在鞏固現有市場的同時謹慎開拓市場;將城市居民和大型企業作為保留客戶,采取維持的發展策略,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擇機發展。

前述戰略定位和客戶定位與傳統農商行相比均有所區別。一位金融監管專家6月30日表示,在城市化進程中,依附于傳統種植業上的農民必然減少,轉向城市謀生或就地向非農產業轉移,成為“轉型農戶”,因而服務“三農”應有新的內涵。

“正是基于天津城市化水平較高,傳統農民較少的特殊情況,天津農商銀行的組建才獲得國務院特批。”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表示,2008年10月十七屆三中全會確立農信社改革要“保持縣(市)社法人地位穩定”的原則之后,組建省級農商行的改革模式已經很難獲批。

通過新股東每股溢價出資0.6元化解不良資產等手段,天津農商銀行的不良貸款從原來的95.7億元降至23.1億元,不良貸款率由25.1%降到3.85%,彌補了歷年10.9億元掛賬虧損。

但李宗唐說,“我們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他表示,組建農商行,以統一法人體制進行經營管理之后,還要對管理體制和機制進行一次脫胎換骨的調整,建立起基本適應業務發展戰略的營銷創新機制、全面風險管理機制、有效的激勵機制、符合未來發展需求的人才機制。

文章標籤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