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場獲利豐厚 美投資人趨之若鶩 專家:需留意高風險
鉅亨網陳律安 外電報導
Manny Mashhoud是位保險業主管,他在過去的 20 年間於美股投資頗有斬獲,但在金融危機後他相當憂慮,懷疑美國經濟將在高失業率以及衰退的創痛中持續緊縮。
有鑑於此,他開始增加海外投資配置,甚至還在海外開戶,直接於當地的證交所買賣股票。他說:「海外市場看來比美股更為吸引人。」
Mashhoud並不是唯一這麼想的美國人,釵h人也將錢注入投資海外股市的共同基金,尤其那些投資中國或印度的股市更是炙手可熱。
《洛杉磯時報》報導,為數不少的金融管理人皆建議美國人投資重心轉往海外,但這也引發了投資人海外操作過於積極的疑慮。從杜拜倒債後,全球股市應聲下挫,這意味著美國人與海外股市的愛恨情仇可能將走向不好的那面。
共同基金主管 Chris McIsaac 表示:「這是個讓人擔憂的趨勢,我們都曾見過泡沬的模樣,也知道泡沫過的餘波威力。」
在全球金融危機及衰退來臨之前,美國投資人即增加其海外投資人的持股,而這也是投顧管向來的建議。投顧表示,這樣的動作相當合理,因為釵h海外經濟體,尤其是那些仍處工業化進程中的,其成長預期皆比美國經濟體要快上釵h。
從現在來看,美國的散戶對美股的信心依舊尚未回溫,投資於美股共同基金的淨值僅 41 億美元。同時間,在風險較大的新興市場共同基金卻投注達 210億美元。
同時間,新興市場的股指自從 3 月起的低點,漲幅已經超出 100%,而道瓊工業指數僅上漲了 57%。資金從美國湧向海外股市的勢頭是那麼的沛然不可擋,就連投顧在上個月跳出來警告,投資人將過多的資金注入新興市場基金。
在需求增加的同時,金融機構也不斷地推出新興市場基金的相關產品。
不過海外股市,尤其是新興市場的股市,其波動性惡名昭彰。不僅上市公司的資訊較不透明,而且在熊市時其波動也比美股更為劇烈。分析師表示,人們以為他們懂得比實際知道的還多,從以往的經驗來看,這樣的風險很大。
還有一個趨勢更為恐怖,即個體戶開始投入外匯交易。他們在 7、8、9 月時每天平均投入 1250 億美元,去年該數據不過 1000 億美元,而 2001 年的數據為 100億美元。
在外匯交易中,投資人買進歐元或日元,在用以交換美元。雖然外匯交易的價值波動與股市較小,不過外匯市場可以讓投資人放進少少的錢便執行交易,其獲利或損失可乘上 100 倍。
雖然風險很大,但是在獲利豐厚的誘因下,美國投資人依舊前仆後繼奔向海外市場 。Mashhoud 表示:「未來兩年內,投資人在海外市場的獲利肯定比美股還要來得好。然而風險確實很大,你必須知所進退。」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