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西收購摩托羅拉無線資產?將致華為進入北美市場愈發艱難
鉅亨網新聞中心
諾基亞西門子公司將以12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無線網絡業務和資產,這將影響全球設備商的競爭格局,華為要想繼續進入北美市場將變得更為艱難。
中新社援引通信信息報8月2日報道稱,諾基亞西門子以收購方式強勢回歸并擴張北美市場的野心昭然若揭,而這也將影響全球設備商的競爭格局。未來,重新形成的競爭格局將極大提高通信設備的產品和服務質量,這對運營商而言又是一次新機遇。
“重金換取市場份額”再次引發業界熱議。據多家媒體報道,日前,諾基亞西門子公司宣布以12億美元現金收購摩托羅拉公司的無線網絡業務和資產。諾基亞西門子收購的摩托羅拉網絡基礎設施業務包括GSM、CDMA、WCDMA、WiMAX與LTE等2G、3G和準4G相關業務。
應該說,諾基亞西門子正在以收購這種方式強勢回歸崛起之路,而這也將影響全球設備商的競爭格局。一方面,隨著諾基亞西門子宣布以12億美元現金收購摩托羅拉的大部分無線網絡資產,北美通信市場格局隨之改變;另一方面,諾基亞西門子在彌補了去年痛失北電的遺憾之后,愛立信和阿朗在北美的壓力由此驟然加大。
諾基亞西門子鯨吞摩托羅拉無線資產
去年,在愛立信以11.3億美元擊敗諾基亞西門子拿下北電的時候,諾基亞西門子高管曾表示:“諾基亞西門子報價非常合理,沒必要不惜一切代價進入最后流程。”那時,諾基亞西門子最終報價僅6.3億美元,僅為愛立信報價的55%。但一年之后,諾基亞西門子就以12億美元拿下摩托羅拉的部分無線網絡資產。相比之下,北電當年在北美市場的份額約為12%,而摩托羅拉在北美的市場份額僅為8%。也就是說,諾基亞西門子用比愛立信更高的代價卻只獲得了當年67%的市場份額。
對于諾基亞西門子“舍大利而取小利”的原因,諾基亞西門子對此的解釋是:“我們主要關注的是高增長的市場和相關的利潤。”諾基亞西門子有關人士介紹,由于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市場戰略,在諾基亞西門子新任CEO蘇立上任后,諾基亞西門子已把美國、日本、印度和中國確定為四大戰略市場,此次收購能直接穩定兩大戰略市場的份額。
諾基亞西門子大中國區總裁張志強則表示,摩托羅拉之前在北美市場份額為8%,諾基亞西門子為6%;收購后,諾基亞西門子以14%的份額成為北美第三大無線設備商。他同時強調,收購的這部分摩托羅拉資產本身是盈利的,將給諾基亞西門子帶來正向現金流和更高收入。
不過,來自北美LIGHT?READING的分析認為,財務的虧損以及在歐洲本土受到來自華為、中興兩家中國企業的步步緊逼,諾基亞西門子的危機感日重。收購摩托羅拉的資產,不僅是對日落西山的摩托羅拉的拯救,也是諾基亞西門子實現自我救贖的唯一路徑,“諾基亞西門子因此而成為美國第三大供應商,而不是第五”。
諾基亞西門子通過此次收購,除了獲得摩托羅拉現有的50多家運營商資源外,還新增了CDMA和WiMAX業務組合,LTE以及其他解決方案也得到了增強,從而形成了包括CDMA、WiMAX、LTE、WCDMA、GSM在內的全業務產品線。此外,諾基亞西門子還將成為日本本土第一大外資廠商。
北美市場再現“三足鼎立”
實際上,剛剛與摩托羅拉簽下收購協議的諾基亞西門子,與華為近年的競爭已呈刀光劍影之勢:2009年,華為銷售額達到了218億美元(合人民幣1491億元),而諾基亞西門子則為12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155.32億元)。對比之下,華為已經超越了諾基亞西門子,成為業界事實的全球電信設備業“老二”。但諾基亞西門子一直在以其他統計數據為口徑證明它們還是第二大設備商。
目前,在北美地區CDMA市場上,阿朗份額在40%以上,北電約30%,摩托羅拉約16%。失去和摩托羅拉的關系之后,華為要想繼續進入該市場將變得更為艱難。Gartner電信運營商首席分析師田穎認為,北美歷來是各家設備商的必爭之地,非本土廠商很難進入,目前愛立信和諾基亞西門子也都只能靠著收購進入,“對華為而言,北電和摩托羅拉的爭奪失利,確實是丟失了一個靠收購切入的捷徑”。
另一方面,12億美元的現金,對于舉步維艱、現金流極度緊張的摩托羅拉來說,無疑是一次大輸血。出售之后,摩托羅拉保留的業務將以手機等終端業務為主,這意味著摩托羅拉從此將徹底告別無線網絡業務,而成為一家類似于諾基亞和索尼愛立信這樣的專注于手機等終端業務的公司。
由此推斷,此次收購完成后,北美市場的格局將重新進入一個三足鼎立的穩定狀態。但不得不指出,中國設備商希望通過逐步拿下一個個運營商的方式“自力更生”地進入該市場,要付出的代價將更大。
拿下北美市場時機或在4G?
有業內人士表示,“諾基亞西門子”通過收購增加了WiMAX和CDMA產品線,對于以后的4G業務,這將是一次重要布局。目前,在通信設備方面,品牌的集中度非常高,只剩下愛立信、阿爾卡特?朗訊、中興、華為等四五家廠商。中國設備商如果希望與國際設備商真正實現平起平坐,拿下北美市場是必經之路,不過這實在是塊“硬骨頭”。
業內專家表示:“參與北美市場并購的大多還是那些出身顯赫的歐美設備商,華為以進攻性研發和市場營銷戰略著稱,北美運營商視其為一種威脅。在涉及國家安全和商業利益的問題上,美國向來就不客氣。”
但慶幸的是,歐洲市場已經開始向中國設備商打開大門。按照葡萄牙電信CMO的說法,中國設備商已經在技術上跟外資設備商非常接近,甚至某些方面還非常領先。目前國內的設備商開始利用數據卡、無線產品以及專業服務等多種產品曲線切入歐美市場。2009年,中興的數據卡業務增長了400%,目前已經向沃達豐、法國電信、德國電信等歐洲頂級運營商全面發貨,無線產品也開始與KPN、沃達豐全面合作。
也有廠商代表表示:“3G時代中國設備商已經比2G有了相對進步,到了LTE時代,中國設備商已經與國外設備商基本持平,做到了齊步走。”在未來的LTE市場上,中國設備商與其他的設備商是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的,“如果能踏準節奏,將有很大作為”。
更進一步說,重新形成的競爭格局將極大提高通信設備的產品和服務質量,甚至會影響產品價格;對運營商而言,這也是一個新機遇。總之,未來的競爭發展態勢,我們還需拭目以待。
(杜琰?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