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的豬肉“牛市” 本次豬肉高位或持續到明年4月份
鉅亨網新聞中心
由于豬肉市場容易大起大落,散戶養殖風險巨大,養殖戶已經越來越少,加之各種成本上升以及銷售等緩解利潤大幅削減,肉價高位或至明年4月。
據21世紀經濟報道7月13日報道,盡管近期生豬的收購價格在四川已經達到9.5元/斤,但他只有10多頭豬存欄了。
“現在價格很高,但是想補欄短期也補不上。”作為四川三臺縣寶泉鄉養豬協會監事長的他,對記者說起近期的豬價,顯得有些無可奈何。去年此時,他賣出的整頭生豬價格是每斤5元。
整個零售市場也是水漲船高。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6月份全國50個城市豬肉 (五花肉)為17.18元/千克,6月份全國豬肉價格上漲了57.1%,影響價格總水平上漲約1.37個百分點。6月份CPI同比漲幅為6.4%,創下幾乎3年以來的最高增速。
面對這樣的物價漲幅,國務院預計近期研究生豬供應問題。此前7月9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陜西咸陽市走訪農戶和超市,就生豬生產、流通等環節存在的問題進行調研。
他指出,有關部門要立即行動起來,盡快恢復和出臺扶持生豬生產的政策,向市場發出穩定信號。同時研究治本之策,跳出生豬生產周期性波動,實現平穩健康持續發展。
而記者調查發現,目前豬肉價格從生產到最后消費環節中,以生產環節盈利較大。流通和加工環節目前盈利比較小。
而針對可能出現的母豬補貼政策,中國生豬預警網首席顧問馮永輝建議國家不要太多的干預。“我接到好多養豬大戶的反映,他們說一旦補貼,明年豬價就要大跌了。”他說。
脆弱的“牛市”
記者了解到,目前養豬涉及到生產、流通和消費等多個環節,相對比較強勢的屬于生產過程,但是仍顯得非常脆弱。
四川三臺縣寶泉鄉養豬協會監事長易有福告訴記者,今年以來的豬價漲勢比較大,這可能與去年養豬戶虧損大有關。
去年此時整頭豬的出售價格為5元/斤左右,基本處于虧損。若有疫情的則還導致每頭虧損200-300元。由于去年大部分養殖戶都減少了存欄,這使得今年的生豬供應減少。
整個三臺縣寶泉鄉目前養豬戶中,多的也就30-40頭,幾頭乃至10多頭養殖戶不少。而盡管目前豬價很高,但是農民仍不敢太多進仔豬補欄。
“現在仔豬價格很高,玉米等飼料成本也在漲價,還有人工成本也在漲價。”他說。
根據他的說法,目前玉米價格為每斤1元左右,比去年每斤9-9.5毛漲價10%左右。而仔豬已經從去年4元/斤,到目前高達12-13元/斤。
農民也喜歡把養豬和打工來作比較。比如在三臺縣本地打小工,少的每天50元,多的80、90元甚至更多。
目前每頭豬可以掙400-500元,但是比起打工,很不穩定和保險。
這導致農民養豬的越來越少。全村1000多戶,約有1/3已經全家外出,剩下的2/3中有30%左右不養豬。
“即使目前增加小豬,每頭的成本也已經漲到了三四百元,而目前的仔豬到明年變成母豬約在1年左右,這樣算,明年下半年的生豬供應會大增,豬價會下跌。”易有福解釋農民不愿太多補欄的原因。
豬肉銷售環節利潤減少
隨著生豬整頭的出售價格大增,目前從生豬出售到流通、加工,以及最終銷售環節的利潤開始大幅減少。
宜賓市永富肉類食品有限公司營銷經理盧旭萍告訴記者,目前整個公司日屠宰的豬數量比往常有所減少,用豬肉做食品加工的部分已經停止生產。“主要原因是目前豬價太高,能進的生豬數量減少,而各個環節成本都在上升。”她解釋說。
上述公司獲取生豬有多種渠道,有農民直接上門供應生豬以屠宰,也有豬販子通過經紀人購買生豬后賣給上述公司。
不過,記者發現,目前這部分中間環節里面,無論是豬販子,還是經紀人,其積極性都大為減弱。
成都一位從事豬肉運輸的公司老板告訴記者,目前已經不做遠距離生豬運輸,只在成都郊縣到市區內做生豬配送。原因是豬價太高,目前長距離運輸,按照2層的鐵欄車計算,從成都噸生豬到廣州需要成本8000元,時間為2天,路上還要保障活豬的吃喝。外加辦好檢疫證、衛生許可證、以及產地非疫情區證、運銷證等5證,開銷太大。
中國生豬預警網首席顧問馮永輝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整頭活豬1斤價格為9.5元的話,變成白條豬,每斤價格應該在15元錢左右才基本持平。
100斤的活豬,宰殺后變成白條豬,也就剩70多斤,到最終豬肉銷售價每斤15、16元左右,中間屠宰和批發、零售環節并沒有掙到多少錢。
“屠宰廠現在每日的屠宰量約減少一半,如果過去一頭豬的投資折舊成本是40元,目前則變成80元。同樣,攤上零售環節因為價格高了,賣的少了仍要交攤位費,所以零售商也面臨虧損,只是爭取少虧而已。”馮永輝說。
記者也發現,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的批發和零售市場價格,相比屠宰的價格似乎并不高。
而作為以生豬肉加工的鹵肉行業,雙緣熟食店的老板許女士告訴記者,她現在買的豬頭肉是21元/斤,鹵好的就得賣到23元/斤,豬肘子買的是22元/斤,賣的價格就不得不漲到了25元/斤。“再漲就沒辦法干了”,許女士表示。
平抑豬價不能僅靠補貼
下一階段如何平抑可能再次上升的豬價,成為當前需要關心的問題。
2007年時,豬肉價格出現過較快上漲,溫家寶到陜西調研后,國務院出臺了能繁母豬補貼、保險,扶持規模化養殖等措施,豬肉價格半年內穩定下來。
近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陜西調研期間指出,扶持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生豬生產形勢不好時要抓,形勢好時也要抓,防止豬賤傷農。
溫家寶對此指出,“穩定豬肉價格要先從穩定生產抓起,穩定生產要有扶持政策。”
中國生豬預警網首席顧問馮永輝則建議,國家不要出臺母豬補貼政策,這會使得生豬急劇增加,重演2009年養豬存欄大增,導致豬價大跌,使得虧損嚴重的故事再現。“應該發揮市場調節的作用。”他說。
北京最大的農貿市場新發地統計中心主任劉通認為,在今后的一段時間內,價格進入高位盤整期,既不會出現明顯的上漲,也不會出現明顯的下降,價格的走勢將出現波動。
劉通調查了北京、遼寧的一些規模養豬場,他與這些養殖場廠負責人認為,本次肉價高位從去年6月份肉價上漲,要一直持續到明年的4月份,持續的時間大約22個月。
而調研中他了解到,目前要提高存欄,核心是要對散養戶給以支持。原因是,散養戶是把養豬業當做家庭副業,利用豬糞便生產沼氣,解決家庭的熱源問題,又可以增加綠肥、農家肥,減少化肥的使用量,改善自己農田的土質,對于散養戶,讓他們能夠貸到款,比如把補貼改為貸款等等,是可以發揮巨大作用的。
實際上,“規模養豬場的生產成本是高于散養戶的,散養戶如果能夠享受與他們相同的競爭條件,真正能夠存活下來的是散養戶”。劉通給出建議。
(賈運可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