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3000萬元高凈值客戶,600萬元零負債族差異化打理 私人銀行服務清單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一位是資產上千萬的企業主,一位是以工資收入為主的國企員工,雖然職業不同,但他們都是銀行私人銀行業務的高凈值客戶。

這兩類不同職業背景和資產規模的人,對理財有著不同的需求。

章健(化名)在國企工作,名下有四套房產,也進行基金和股票投資,總資產約600萬。

楊鴻(化名)則經營著4家連鎖餐飲企業,是一位身家千萬的私營企業主。


同時,兩人均有全職太太,章健夫婦尚無子女,但要贍養老人,楊鴻夫婦子女在國外留學。

不一樣的職業背景和資產,兩個家庭卻同時面臨著合理規劃、資產保值增值的難題。

“零負債”族投資拼盤

38歲的章健在國企工作,年收入約20萬,但很不穩定,多則30萬元,少則15萬元,單位未提供企業年金,且退休金較少。29歲的章太太是全職主婦,沒有收入。

夫婦倆計劃在3年內要個孩子,在退休前準備好孩子的教育費用,同時希望以后可以維持現有的生活,并計劃以現有水平贍養父母至20年后。

目前,章健一家名下共有4套房產,總值約500萬元,一套供父母居住,一套自住,一套出租,一套空置(不打算出租),無貸款。擁有車一輛,現值約5萬元,此外他們有80萬存款,購入了2萬元股票,18.6萬元基金,并且每個月購買2500元基金定投產品。

然而,章健一家的投資并不順利,2萬元的股票現值約1.7萬元,18.6萬元的基金現值約14.4萬元。而且受美國遭標普降級、歐債危機等事件影響,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A股大盤指數已經跌破2500點。

章健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但對于現在的收入與需求相差有多大并不清楚。

華夏銀行北京分行財富管理中心的理財顧問為其計算,如果按照60歲退休到85歲估計,章健夫婦需要25年的收入保證。

他們目前的花銷是每年10萬元,以每年3%的通貨膨脹率估計,22年后,60歲時的消費水平將是10×(1+3%)21=18.6萬元,61歲時為18.6×1.03=19.2萬元,依此類推,直到85歲。將25年的花銷匯總,再按照一定的折現率折算到章健夫婦60歲的時候,預計其退休金需要392萬到450萬之間。

目前,章健家庭投資資產約100萬元,每年家庭結余約10萬左右,22年后的家庭投資資產累積可以達到500萬元以上。此外,每個月還有3500元的房屋租金收入,累積在100萬至125萬之間。

也就是說,章健家庭的資產質量本身很好,如果能夠及時做好投資資金配比,并隨時調整投資的比例,獲取穩定的投資收益,扣除家庭生活支出和子女教育金,退休時應可積攢下足夠的資金用于退休后的生活。

理財顧問評估認為,章健夫婦目前的投資中,活期存款過多,一處房產閑置僅用于純房產投資,影響資金使用效率,如果未來房價不再大幅上漲,將影響家庭總資產的正常增長。此外,在高風險高收益投資部分,所有的基金產品均為純股票型基金,使得這部分投資風險很高。

但在溝通中,章健夫婦表示不愿意將空置的房產出租,并且也沒有下定要出售的決心。“我們隨后還會進行進一步溝通。”理財顧問說。

理財顧問認為,該家庭的主要風險之一是家庭收入的不穩定,工資收入占比太大,而這部分并非個人所能主導,建議盡早地提高投資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比例,減少家庭收入的波動。

他建議章健家庭進行7個層次的投資,除保留部分活期存款作為應急備用金外,一年期定期存款比例為15%,五年期國債比例為5%,固定收益類產品(如銀行理財、信托等)為30%,年金保險產品投資10%,債券型基金為10%,股票型基金為25%。

主要的配置理由為:首先,一般情況下,活期存款賬戶的資金應該以滿足3個月月收入的標準留存,即5萬元左右。另外,將50%以上的資產用于固定收益類的產品,使得整個投資組合的風險保持在較低水平。短期定期存款用于避免因利率上調帶來的機會成本損失的風險,國債產品用于鎖定一定的收益,兩者搭配以實現降低固定收益類產品利率風險的目標。此外是年金保險產品,可以提供一定的生命保障,并符合現在儲蓄未來消費的退休規劃需求,是一個不錯的長期投資選擇。而且它與基金定投一樣,具有強制儲蓄的作用。

章健家庭財務的一個特點是,資產總額較高,沒有債務負擔,固定資產占比較大,家庭的風險承受能力較強。

因此,理財顧問為其配置了較高比例的股票型基金及債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包括混合型、指數型、QDII基金。但因為目前處于利率復蘇期,債券基金收益會受到影響,因此盡量少配。理財顧問建議章健夫婦長期持有這兩類基金,預計多年以后,債券型基金的年化回報率將在10%左右,股票型基金的年化回報率在15%左右。

由于章健是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理財顧問建議,還應該考慮通過為自己購買定期壽險或終身壽險的方式,為章健投保,而受益人則是章太太,防止出現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突然中斷的情況。

章健家庭年支出10萬元,其妻子一人支出預計為5萬元,她今年29歲,如果按照85歲計算,將章太太未來所需生活費折算現值,再減去現有的投資資產,可以得出需為章健投保150萬元的壽險產品。

企業主貸款難題破解術

與章健不同,對于大多數企業主來說,財務分配的難題,除了個人和家庭財富保值增值外,更多的是企業的資產負債匹配。

今年44歲的楊鴻是一位個體私營業主,經營餐飲服務,目前資產在3000萬到4000萬,他的妻子是全職家庭主婦,孩子在國外讀書。

3年前,楊鴻初次接觸私人銀行服務,來自于一次理財產品的選購。是時,華夏銀行正銷售一款75天的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5.5%。出于理財的考慮,楊鴻嘗試性地買了300多萬元,最終獲得的收益明顯高于自己以前一直購買的3個月定期存款(當時利率1.71%)。由此,楊鴻產生了對銀行理財的信任,并從此開始了和銀行的深入合作。

一次無意中聊天時,楊鴻向理財顧問提到,自己在幾家銀行有近400萬的貸款,貸款利息較高。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這位理財顧問馬上與該行信貸人員進行了交流,了解行內的信貸政策和貸款利率水平。隨后建議楊鴻把所有貸款轉入該行,使楊鴻的貸款額度更大,而利息支出大為下降。楊鴻很快結清了在其他銀行的貸款,并用3套房作為抵押,在華夏銀行做了400多萬元的授信。

又是一次無意中的交流,楊鴻提到,每個月把現金放在信封中給員工發工資,而此時企業的員工數已經達到近500人,每次發放都要耗費大量的人力成本,而且容易發生差錯。

理財顧問在了解了這一情況之后,向他推薦了銀行的代發工資服務,楊鴻欣然采納。

雖然楊鴻家庭有著非常大的保險需求,但他本人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也不知道該從何入手。

“家庭收入主要來源為一方,且收入水平不太穩定,具有較大的保險需求。”理財顧問診斷。目前,楊鴻每年收入大約在200萬-300萬,楊太太沒有任何收入。

根據理財顧問的建議,楊鴻購買了以分紅保險作為主險,同時附加定期壽險,意外保險和大病保險的保險組合。每年繳納十幾萬的保費,但同時獲得30萬重大疾病、200萬意外保險以及50萬死亡保險的保障。

2009年,楊鴻表示有意購買港股以分散投資風險,但銀行并沒有此類業務。于是理財顧問為楊鴻介紹了一家券商,在券商的幫助下,楊鴻通過合法的渠道參與海外市場投資,投資金額達到300萬港幣

此外,楊鴻因為子女在外出國留學,經常需要購匯來支付學費和生活費,私人銀行業務人員為其提供了選擇購匯時機的咨詢服務,幫助他規避匯率風險。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