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油案傷民心!食藥署修標準 「初榨油」增驗農藥
鉅亨網新聞中心
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假油、毒油案接連爆發後,民眾對油品安全要求嚴格把關,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15)天預告修正「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增訂植物油「初榨油」的農藥殘留標準;且同步增訂過去國外有標準、國內沒標準的247種農藥殘留容許量。
食藥署食品組科長高怡婷表示,預告的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修正草案草案將進行為期60天的預告評論期,以蒐集各界意見。
高怡婷指出,世界各國因地理環境不同、氣候不同、農作物不同、病蟲害不同,即使是相同的農藥,各國核准的用法也不盡相同,新的修正草案主要是參考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規範,把過去國外有標準、國內沒標準的247種農藥納入。
初榨油此次也納入管理項目,高怡婷說,過去油品的相關農藥殘留標準只針對橄欖、大豆等原料,修正之後,未來不管是國內或國外進口的初榨油,就有標準可驗了,回應民眾對油品安全的高規格要求。
食藥署增訂247種農藥的殘留容許量,雖然強調是與國際接軌,但外界仍有質疑,過去沒農藥殘留標準者,一律就是不得檢出,如今有了標準,是否「變相」開放。
高怡婷強調,農藥有使用就會有殘留,這次修正主要針對國內尚未建立標準的項目,參考國際標準訂定,以健全國內法規,且都經過專家委員會審核,針對國人攝食量進行評估、計算膳食攝入風險,事實上,過程中也有許多農藥因此被剔除在外,修正是合理管制。
食藥署表示,依據訂定的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食藥署將持續進行市售農產品的農藥殘留監測,如發現有違反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規定者,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可處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並由地方衛生局聯合農業機關追查供應來源及殘留原因,依法處辦。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