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環保誘人的"蛋糕"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夏日的清晨,空曠的東營機場,李旭顧不上享受這份寧靜,帶著一臉倦容,他拉著簡單的行李匆忙走出機場大廳。
作為北京一家環保科技公司的銷售經理,李旭既要往返于各大油田跑項目,又要帶領技術人員搞技術講座、采取水樣。
“我最近幾乎成了‘空中飛人’,先去大慶、盤錦,這周來到東營,下周還要去克拉瑪依”。為了不耽誤早上和油田設計院的領導開會,他特意乘坐七點左右的飛機趕到勝利油田。
“我們公司主要提供污水處理設備,由于技術先進、設備占地小,非常適合油田使用,尤其是海上鉆井平臺”,李旭介紹,推進節能減排是“十二五”規劃的重要內容,石化作為高耗能行業,成為節能減排的主力,這給他們公司帶來了巨大商機。
目前來看,油田污水減排方式不外乎兩種,一是減少外排水量,二是提高外排水質。油田減少外排水量無疑意味著減產,這在國內能源需求越來越旺盛的背景下顯然不現實。于是,引進先進的水處理技術,讓采油污水外排達標率不斷提升成為主要減排渠道。
如今國內各大油田都劃撥了大量環保改造資金,這成為一個大大的“蛋糕”,吸引了眾多從事節能減排的企業“搶食”。“對于我們這樣的公司,油田項目的‘油水’太大了”,由于項目進展順利,李旭臉上露出喜色,“單單一個采油廠的改造預算就是2.5億元,我們目前準備簽約的污水處理設備合同達8800萬元,如果拿下整個油田的污水處理項目,合同金額不會低于6個億”。
如此大額合同,利潤是多少,毛利率又會是多高?李旭表示,這是商業機密不方便透露,不過即使剔除設備、人工成本以及后續的維護費用,利潤依然“相當高”。
當然,想吃到這份“蛋糕”并不容易。李旭介紹,除了要能拿到項目外,污水處理設備從生產、調試、安裝,到后期維護,整個合同周期要遠長于其它行業。國內不同油田的水質特征也大不相同,公司的技術人員需要頻繁地到油田實地采樣,摸清油田采出水的特性,污水處理設備要根據水的溫度、鹽度和硬度差異進行調整,力爭使處理后的水質達到更高的外排水質標準。
其實,三個月前,李旭還是個對污水處理一竅不通的門外漢,原本作理財產品銷售的他,經人介紹進入了目前的公司。“我們公司去年注冊資本只有100萬元,全公司5個人,只能做一些很小的項目”,李旭邊說邊晃動著小拇指,“不過國家對于節能減排的政策扶持吸引了很多風險投資資金,由于我們公司有很好的技術,一家有香港背景的投資方花大價錢進行了收購,注冊資本已經增加到4400萬”。
風投之所以敢于在環保領域大展拳腳,主要是因為目前國內污水處理企業普遍規模較小,行業競爭并不激烈,在旺盛的市場需求支撐下,擁有較高利潤率。同時,環保企業的產品研發和擴大生產規模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在信貸收緊環境下,風險投資介入可謂恰逢其時。
對于未來,李旭相當樂觀,“并購后,原來的大股東變成了小股東,新的大老板已經定下了公司力爭三年后上市的目標,并給我們這些骨干許下了期權的承諾”。
透過油田環保改造帶來的商機,可以清晰地看到經濟發展軌跡正在發生變化。隨著對環境質量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逐步深入人心。原本依靠粗放式開發創造大量財富的油田,如今正在為化解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作出努力。
國海證券研究報告指出,“十二五”期間,節能環保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預計投資需求將達3萬億元。政策對污水處理的“量”和“質”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此將催生出難得的投資機會,國內2011年-2015年污水處理產能需求預計將保持10%的年均復合增長率。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