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銀行歲末攬儲沖刺 個人存款月息可達千分之五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又至年末。記者近日從多家銀行了解到,在超短期銀行理財產品被“叫停”的情況下,商業銀行存款大戰已經提前“打響”,并采用多種方式吸收存款。

存款壓力“壓”在哪里?

銀行客戶經理的存貸款指標達標進入倒計時。

“存貸款全年指標基本已經完成。”一家大型國有銀行滬上某支行對公業務客戶經理昨天對本報記者說,每年初,各個客戶經理都會有相應的存貸款指標,一般以增量為考核目標,“比如今年初的存款增量目標為30%。”



據了解,該客戶經理的存款指標大約為2.5億元,貸款指標則在3億元左右。但實際上,這類客戶經理并不一定是存款壓力的主要肩負者,因為他們主要負責維護那些與其發生信貸業務的企業相關的存款業務。而在支行層面,有一支所謂的“行政事業團隊”則面臨更大拉存壓力,該團隊專門用來針對學校、醫院、海關等事業單位的存款進行營銷。

“這些事業單位擁有較多行政撥款或自由資金,同時貸款需求較小,所以一旦新增一家單位,帶來的存款規模就會相當可觀。”上述客戶經理對本報記者說,“支行會將行政事業團隊的存款與普通對公客戶經理的存貸款放在一起統籌衡量。”

本報記者從多家銀行了解到,一些銀行內部將對公與對私業務貸存比分開計算,而今年對私業務存款情況顯然遠遠差于對公業務。

“對公存款整體不算太差,但對私存款壓力很大,”上述對公業務客戶經理繼續對本報記者表示,“一方面,由于儲蓄利率低,個人挪騰資金的效率很高,大量個人存款流向投資和民間借貸;另一方面,銀行體內沉淀的個人貸款(主要是房貸)規模很大,需要相應匹配的存款規模就大,在存款不斷流失的情況下,新增存款部分壓力就非常之大。”

據了解,滬上一家小型中資銀行對私業務客戶經理就開出年關“30萬元可得3萬元利息收入”的“優厚”條件。

“但這應該是個案,”另一家銀行對公業務人士則對本報記者表示,“今年‘返點’應該與去年水平相當,即在央行規定的定期存款上額外支付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三;但是,銀行吸引個人大額存款的力度會更大,甚至可能做到月息千分之五、即年化利率6%的情況。”

銀行招數幾何?

“存款依然緊張,年底只能沖刺,”一家股份制銀行上海分行相關負責人則對本報記者透露,“一旦存貸比無法達標,監管部門對銀行的懲罰措施將非常嚴格,比如在貸款規模上收緊,而這損失的收益會遠比現在高價吸收存款多得多。”

沒了超短期理財產品攬儲,除了“返點”,銀行還在采取各種方法吸收存款。

“今年大家對于吸收存款都‘沖刺’得非常厲害,”上述對公業務人士也對本報記者說,“而且用盡各種方法,尤其是一些創新業務和產品手段。”

據他透露,所謂的“各種辦法”包括:通過國內信用證業務吸收保證金存款、開始重視境內外上市公司資金等;不久前,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也有點“雪中送炭”的效果。“比如像優酷、土豆、京東等計劃上市的公司,今年銀行很早就開始盯牢和營銷,主要因為這些公司的資金使用非常嚴格,所以一般會沉淀很久。”該人士繼續說道,“此外,政策方面感覺也略有松動,有些銀行已經開始做包括保障房在內的融資平臺貸款,而平臺貸的資金往往要比房地產開發商存款穩定。”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