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臺電子口岸信息平臺率先實現對接
鉅亨網新聞中心
隨著《閩臺口岸通關物流信息平臺合作協議》的簽署,兩地信息平臺將正式對接,全面開展兩地通關、物流信息的共享與合作。
據福建日報6月3日報道,《閩臺口岸通關物流信息平臺合作協議》近日在臺北簽訂,標志著閩臺兩地口岸深化合作取得新突破。簽約后,福建口岸信息平臺福建電子口岸平臺與臺灣進出口通關信息平臺臺灣關貿網絡平臺將正式對接,全面開展兩地通關、物流信息的共享與合作。這是大陸首個地方電子口岸平臺與臺灣口岸信息平臺實現對接。?
據悉,閩臺兩地信息平臺早在去年就已開始對接準備。2009年4月“臺華輪”首航廈門,兩地平臺實現旅客名單的即時傳輸共享試點,為首航的快速通關作業創造了條件。此外,兩地平臺還完成了包括“中遠之星”旅客名單傳輸、“美達號”貨物艙單傳輸等的測試工作,為正式對接做好了技術準備。?
按協議,閩臺兩地平臺先期將在物流及航運信息交換、農產品進出口便利化服務、“小三通”人員往來便利化服務等方面進行合作;待條件成熟后,將深化至兩地通關業務、福建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與臺灣自由貿易港區對接業務等方面的合作,為閩臺兩地逐步全面實現無紙化通關創造條件。?
國務院《意見》出臺后,閩臺經貿往來日漸紅火。兩岸“大三通”,貨物往返閩臺港口一般僅需兩三個小時,最多5個小時,但郵遞通關單據則需一兩天。閩臺先行先試口岸通關物流信息平臺合作,將充分發揮閩臺“五緣”優勢,促進福建省與臺灣產業對接,擴大對臺貿易,加快福建港口物流業的發展,推進海西綜合通道建設。
(徐艷萍?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