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生活

〈分析〉主要食物進口國恐慌性購買動作恐令食物價格飆漲情形惡化

鉅亨網編譯陳育忠 綜合外電


主要食物進口國保護本國民眾免於受到美國旱情影響的企圖可能令情況變得愈來愈糟,而作物價格在時隔5年後再度激升亦使得全球脆弱國家其中一部分出現暴動情形。

在美國農業帶遭旱情重創導致玉米、大豆及小麥價格飆升之際,許多政府僅在旁觀看,並希望市場最終能夠緩和下來。


然而,當身為全球第2大玉米進口國的墨西哥在上周大幅做出大幅度購買的動作後,他們敏感的神經似乎才被挑起。

2007年時,墨西哥甚至發生了「玉米餅暴動」(tortilla riots)事件。

由於害怕旱情將使得黑海地區小麥收成量減少,中東地區買家目前亦正積極地湧進市場。

著名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the Atlantic Council)主任J.Peter Pham表示:「遞延效應(cascade effect)是可以想到的情形且可能正在發生–小麥價格自7月起已飆漲近50%。」

Pham並補充道:「若此情形必然發生的話,全球脆弱國家中的其中一部分可能會遭到重撼。」

今(2012)年6月和7月時,全球穀物價格出現了激烈漲勢,玉米和大豆價格漲幅分別達到50%和20%。小麥價格亦因美國遭逢超過半世紀以來最嚴重旱情襲擊而猛漲約50%。

根據氣象紀錄,美國今年7月氣溫為史上最熱的1個月份,比1936年當時的旱災還要嚴重。

分析師並預估,美國今年旱情將是自1956年以來最嚴重的1次,玉米收成量亦將是5年來最少的1次。

包含人道機構、政府和食品公司在內的數個組織則指出,近來的價格飆漲情形不如2007-2008年時嚴重。舉例來說,全球食品業龍頭雀巢(Nestle SA)(NESN-CH)就預估今年下半年原物料價格將走緩。

今年年初時,聯合國轄下糧食單位亦對價格飆漲問題不大重視,但在周四(9日)時即承認了風險的存在。

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sation,FAO )資深經濟學家與穀物分析師Abdolreza Abbassian在接受《路透社(Reuters)》記者訪問時說道:「價格有進一步走漲的可能性,亦可能發展至如2007-2008年般的局面。」

根據FAO食物價格指數(Food Price Index)數據顯示,今年7月較6月上升6%,終止了連3降趨勢。

全球小麥產量看來也不穩定,這是因為包含俄羅斯、烏克蘭及哈薩克在內的大生產國皆為旱情所苦,而這亦可能使得這些國家禁止小麥輸出國外來壓低國內市場價格,風險因而向上走升。

過去,穀物進口量大的國家總是在價格膨脹時採取避開漲勢的做法,但如今他們則正在市場中搶進,以便確保自身庫存處於健康水位及滿足國內民眾所需。

光是在上周,一直嘗試利用大規模購買方式來壓低玉米進口價格的墨西哥政府就購買了151.6萬公噸的玉米。

墨西哥肉品協會AMEG負責人Alvaro Ley表示:「由於政府相當專注於控制價格,目前並未看到任何因食物價格產生的問題存在。」

然而,由於美國旱情造成其他國家措不及防,許多商人因此認為墨西哥所採取的策略可能將觸發1場瘋狂購買活動。伊朗、阿爾及利亞以及約旦等國本周亦都正在購入穀物。

經濟學家亦預估,今年玉米和大豆價格的飆漲不會如2007-2008年期間一般使日常飲食產生很大程度的改變。

玉米與大豆價格高漲亦會對富有國家的肉品消費者造成影響,主要係因這些穀物被用來飼養牲畜。

由於飼養牲畜的成本升高,日本國內的肉類與其他食品生產業者亦將是遭受這波價格漲勢衝擊最嚴重的部門。

日本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玉米進口國。

中國國內的養豬業者亦已面臨到飼養成本高漲的問題,因該國國內大豆價格在本(8)月月初時觸及了每公噸人民幣4048元的歷史天價。

此外,食物價格壓力亦正在部分非洲地區醞釀著。該地區通膨率雖仍處於2008年高點以下,但有跡象顯示,與作物管道有關的成本問題令人日漸感到憂慮。

身為非洲地區最大經濟體及玉米生產國的南非,其6月通膨率為5.5%,低於2008年同月的11.6%。

目前來說,幾乎沒有任何1位經濟學家預估南非明(2013)年通膨率會飆升至13%,但他們許多人認為食物價格壓力仍將持續侵蝕著該國窮人的家戶所得。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