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薦+直投"年末頻現末班車可望再等一 年
鉅亨網新聞中心
[近一個月以來,已有7家IPO公司出現了“保薦+直投”,其中涉及中信證券、國信證券和中金公司]
一度沉寂的“保薦+直投”項目在年底前再次爆發。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粗略統計,近一個月以來,已有7家IPO公司出現了“保薦+直投”。
但有投行人士認為,近期集中出現的“保薦+直投”只是偶然現象,并非已到末班車。按照目前的IPO申報速度推算,末班車最早也要到明年一季度后才會出現,甚至預期會到明年年底。
中信國信頻現“保薦+直投”
自證監會7月份公布《證券公司直接投資業務監管指引》,“保薦+直投”項目一度沉寂。但11月16日以來,根據首發上會公司的招股書申報稿披露,僅中信證券就對所保薦的3家公司進行了直投,國信證券也對2家所保薦公司參與了直投。
不過,在這些券商直投中,僅有少數持股比例接近7%的上限。國信證券旗下直投公司弘盛投資,對其保薦的深圳萬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達到其發行前的6.97%,但每股投資成本僅3.72元。而弘盛投資對另外一家IPO公司持股僅1.639%,每股投資成本約14元。
中信證券旗下金石投資對其保薦公司百隆東方股份有限公司、西藏海思科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桑夏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別為0.83%、0.82%和3.51%。
此外,中金公司關聯公司對其保薦的2家公司參股,一定意義上也可以算得上“保薦+直投”了。中金公司通過CICCAlternativeInvestmentLimited(中金精選投資有限公司)持有了其中1家其保薦的公司發行前6.99%股權,持股成本約為每股6.67元。
末班車尚未到達
公開資料顯示,上述公司直投的入股時間大都集中在2010年三季度末及四季度。而在7月《證券公司直接投資業務監管指引》出臺前,今年上半年來仍有不少“保薦+直投”項目出現。
一位投行保薦代表人分析,若以申報材料的時間來推算,今年7月份開始申報材料的公司,應該集中在半年后上會,但由于近期上會速度較之前有所放緩,因此明年一季度前,可能是多數“保薦+直投”項目上會的集中期。
但深圳某大型投行高層指出,的確目前陸續上會的首發公司中,基本上都是今年年初申報材料的公司,但若將7月份之前簽署“保薦+直投”協議,但尚未申報材料的情況計算在內,末班車或在明年年底才能出現。
11月22日,中國證券業協會也出臺了《關于落實〈證券公司直接投資業務監管指引〉有關要求的通知》。進一步要求“保薦+直投”券商承諾主動延長股份鎖定期、增加直接投資項目信息披露內容等。
實際上,上述弘盛投資、金石投資等也均延長了鎖定期承諾。將鎖定期由原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之日起12個月增加至18個月。
上述投行高層表示,新規定不會追溯以往的項目,而對于在收到證券業協會通知之后被證監會正式受理的項目,也會按照要求在發行保薦工作報告中增加披露直投子公司獨立決策情況、投資資金來源等。根據證券業協會要求,有直投業務的券商會在年底前完成自查并上報,監管層會對尚未上會的“保薦+直投”項目有所了解。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