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商熱議"拿地新政":治本之策是增加土地供應
鉅亨網新聞中心
對于國土部等五部委最新推出的“拿地首付最低五成,付清期限原則上不超一年”政策,多位地產界人士接受CBN采訪時認為,其平抑虛高房價的效果存疑,而治本之策乃增加土地供應。
位居國內地產十強的上海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綠城(03900.HK)常務副主席兼行政總裁壽柏年,金地集團(600383.SH)董事、高級副總裁趙漢忠分別對CBN表示,提高拿地首付比例,實際上是提高了對開發商資金運轉能力的要求。但樓市鏈條的上游是土地供應,中游是地產商競購地塊,下游是普通消費者購買物業,如果僅僅增加中游環節的難度而沒有對土地有效供應投入重兵,能否達成平抑高房價的初衷就存在懸念。
張玉良還認為,拿地首付最低五成和之前取消二手房轉讓營業稅優惠的政策,可以視為政府調控房價的第一階段,未來不排除根據市場情況推出調控的組合拳。
易居(中國)分析師薛建雄向CBN表示,今年樓市的報復性反彈像是一場“撐桿跳”,房價快速上漲明顯脫離宏觀經濟基本面,“現時樓價已經處于相對高位,明年出現回落的可能性不小。如果供應量急速加大,市場將出現回調的壓力。”
拿地“以小博大”或終結
開發商拿地向來“以小博大”,用足杠桿,用少量資金參與競拍高價土地。張玉良對CBN表示,如果受到一年土地款繳納時間的限制,開發商從拿地到開盤的資金壓力將大大增加。而有了土地款壓力,部分開發商囤地、捂盤問題或能迎刃而解。
壽柏年在接受CBN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拿地首付最低五成對于各個城市的影響存在差異。此前對于首付款繳納比例要求低的城市,受到的沖擊將比較大;對于杭州等城市,影響則相對較小。
不過,張玉良和壽柏年均指出:提高土地出讓金首付比例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可能帶來正反兩方面影響。一方面,短期內土地價格可能會壓低;另一方面,大型地產商如央企拿地的壟斷優勢將更加明顯,中小型開發企業可能被邊緣化。
漢宇地產董事總經理施宏叡表示,在土地轉讓過程中,人們只能了解到土地面積、單價、總價和中標企業,企業拿地后的地價款繳納情況,卻不在公眾的監督視線之內。此次五部委作出明確規定,有助于解決這一問題。為了及時、全額繳納地價款,開發企業必將加快開發和銷售。而從目前情況來看,從拿到土地到符合開盤預售標準,一年時間綽綽有余。
建言增大土地供應量
購買土地的門檻抬高,房價會不會下降?對此,上述三位地產商均向CBN記者表示,通過提高買地門檻讓開發商買不起地,而不是通過加大土地有效供應量的方式來調控,并非是最優選擇,其對于抑制高房價的實際效果有待觀察。
要真正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各方仍在積極探索對策。據媒體報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日前在北京召開全國建設會議,會議精神之一就是敦促地方政府加快清理各種房地產優惠政策。
長三角樓市重鎮上海、杭州已經在行動。上海市市長韓正日前在會見蘇州市黨政考察團一行時表示,上海將采取果斷措施遏制地價、房價的過快上漲,加快舊區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設。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日前表示,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的四條加強和改善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措施,杭州正在一一落實。杭州的房地產新政有望在月底推出。另外,杭州絕不惜售土地。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