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保險身陷"收購門"失去外資第一排名
鉅亨網新聞中心
保監會最新公布的今年前4個月壽險公司保費收入顯示,長期位居外資保險公司保費收入第一的友邦保險,已讓出榜首寶座,取代其地位的是近期憑借團險和銀保業務迅猛發展的中意人壽。分析認為,變幻不定的英國保誠對友邦保險的收購進程,顯然成為友邦在華業績滑坡的主要負面因素。
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友邦保險全國保費收入為25.79億元,而中意人壽則高達34.21億元,中意和友邦分列國內外資壽險公司保費收入前兩名。然而,2009年友邦排名國內外資公司第一名,保費收入為80.41億元,作為第二名的中意僅44.99億元。在北京市場,今年前4個月中意北分保費收入21.47億元,光大永明北分為6.56億元,友邦北京公司僅排名第三,保費為5.41億元。
一年多來,圍繞友邦保險股權問題的“緋聞”不斷。作為在1992年率先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外資保險公司,友邦保險(AIA)在國內眾多外資壽險公司中,保費收入長期穩居第一。金融危機爆發后,瀕臨破產的美國國際集團(AIG)接受美國政府援助總額達1800多億美元,為了償還政府債務,AIG從2009年初就開始推動旗下子公司友邦上市融資,后來又轉為出售友邦股權。今年2月,英國保誠集團與AIG達成協議,以35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友邦保險。
盡管保誠與AIG達成協議,收購工作的進展卻并不順利。為了籌措足夠的收購資金,英國保誠原定于5月初在香港、新加坡兩地掛牌上市,但英國金融監管機構因為擔心保誠在迅速擴張后資本匱乏,一度叫停了上市計劃。之后,保誠降低了交易中需支付的現金比例,并獲英國金管局支持,終于在5月底上市成功。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