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雙反美國車維護國內產業的利益
鉅亨網新聞中心
從12月15號開始,中美貿易博弈在了汽車行業動刀。商務部發布公告,宣布根據中國的反傾銷和反補貼條例的規定,將對原產于美國的排氣量在2.5升以上的進口小轎車和越野車征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實施期限是2年。美國最近針對中國頻繁掄起了貿易保護的大棒,中國此舉將會對中美汽車產業和市場帶來哪些影響?運用雙反工具的攻略有哪些?國際貿易博弈當中,我們怎樣更好的出牌,以獲取更大的利益?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史小諾和特邀評論員《車時代》主編藍河、著名財經評論員劉戈共同評論。
中國對美進口汽車征收雙反稅,利用規則回擊貿易救濟行為,中國該怎樣維護貿易大國地位?雙反稅能否影響汽車市場?
日前商務部發布公告,對原產于美國的排氣量在2.5升以上的進口小轎車和越野車,征收反傾銷稅反補貼稅,實施期限兩年。在2011年12月15日起到2013年12月14日止,公告中涵蓋了美國傳統三大汽車品牌,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也有如梅賽德斯奔馳和寶馬這樣的利用美國工廠生產車型,出口中國市場的海外工廠。
記者來到北京南四環附近的一個汽車銷售市場,很多經銷商不愿就此事接受采訪,一些來看車的市民,對此反響不一。
市民:我是來看大切(諾基)車的,四驅那一款,這款車加一部分價錢之后,可能我還是可以接受的,應該沒有太大問題,如果(加價)超過15%以上,這樣的價位,我覺得和心理價位差一些。
市民:從雙反政策出來之后,我肯定會考慮一下別的品牌,因為加了這些錢(之后),是不是真正能夠達到讓這車的性價比,真正變得物有所值,那我就得考慮了。如果別的車,能有更好的選擇,我肯定選擇更好的,選擇別的品牌。
市民:先考慮加稅加多少,是否我能承受,大概是四五萬塊錢左右。
劉戈:雙反就是反傾銷和反補貼
(《今日觀察》評論員)
雙反就是兩個都反,一個是反傾銷,一個是反補貼。它倆之間有時經常會聯系,有時候因為有了補貼,最后就導致傾銷。當然也有單反。比如,去年的10月份,我國對美國進口的肉雞就提出了單反,就是反對他的傾銷。這回進行的是雙反,一方面我們認定它在向中國進口的時候,低于它的成本價來進行傾銷;一方面政府在這里面扮演一定的角色,對它進行了資金上或者是其他方面的支持和補貼。
藍河:大排量產品有可能會迅速的本土化
(《車時代》主編 《今日觀察》特邀評論員)
一方面,大家在中國市場的發展非常迅速,我們的自主品牌以及合資品牌業在中國的市場上也是迅速發展,而進口車也加強了他們的進口勢頭,大排量的美國汽車進入到中國市場時,肯定會對我們的市場造成很大的沖擊。美國汽車以大為美,以大排量為其主要特征,它在豪華車市場上有比較大的影響,而且近期它的價格下降的非常快,已經有典型的傾銷傾向出現。另一方面,中國目前在提倡環保節能,顯然大排量汽車對我們市場的影響是不符合于我們主流聲音的。
此外,美國的大排量車在中國市場上如果受到抑制,顯然日德系的車會有一個更大的空間。再一個,因為大排量受到抑制以后,這些企業會有一部分的這種產品會迅速的本土化,通過它的本土化來對中國的市場帶來一系列的變化,當然這個變化不像我們想象那么巨大,但是這個影響是存在的。
藍河:兩年過后 美國大排量車所占市場空間已被擠占
(《車時代》主編 《今日觀察》特邀評論員)
根據不同的車型,它不太一樣,最少加價在2萬到3萬之間,最多的可能多達30萬左右。從未來來看,這兩年期限對于整個中國汽車市場的格局,一定會有一些變化。我覺得市場非常像坐電梯,當有人從電梯里出去的時候,不下電梯的人也會挪一挪腳,放松放松。這就是說,它每一個空間都會有人來占。一旦大排量的美國車被排擠或者說被擠壓到一個角落的時候,那么其他人一定會來占這一塊地方。當兩年過去以后,我們回頭再看,當年的美國大排量車所占的位置可能就變成了歐系、日系甚至可能是國產車。
劉戈:雙反稅會讓未來汽車市場局勢發生變化
(《今日觀察》評論員)
其實我們要注意一點,現在不光牽扯到的美國車,還有德國的車,包括寶馬和奔馳,他們的大排量的SUV,很多都是在美國生產,用來出口的這一部分,現在也有一些影響。但是因為寶馬和奔馳是歐洲車在美國生產的,它的雙反稅是百分之二點幾的稅,所以對它的影響比較小。主要影響的是通用和克萊斯勒,對于這兩家企業來說,雖然他們現在對中國出口的車的數量,尤其是大排量SUV這一塊,并不占主流,但是他們特別看重這塊市場。
在今年夏天的上海汽車展上,通用還發布了最新款的SUV,所以對于這兩家企業來說,他特別看重的是未來中國SUV的巨大需求。當年美國通用為什么垮掉?很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認定美國對于SUV的需求是無窮盡的,但金融危機終結了這樣的神話,通用汽車陷入到一個破產的境地,后來美國政府救了他。現在他又看到中國是未來的一個巨大市場,在這時有了雙反稅,可能就會讓市場局勢發生變化。
中國入世十年,逐漸熟悉游戲規則。雙反究竟是個怎樣的救助工具?未來又該如何運用應有權利構建世貿新格局?
劉戈:中美貿易之間的直接沖突不可避免
(《今日觀察》評論員)
過去,因為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互補性很強,互相之間真正產生沖突的時候并不是特別多。但是現在他想干的和我們想干的重疊不高。比如新能源經濟能源領域,奧巴馬上臺的時就許諾,我們要在未來十年,提供500萬這方面的就業機會,但是現在好幾年過去了,這500萬就業機會根本就沒有,因為讓中國光伏企業搶去了。所以奧巴馬就打出了這樣一張牌,通過WTO給成員國這樣的權利,來阻止中國光伏企業對美國的出口。
現在反過來,在汽車行業,原來我們覺得這是美國可能要放棄的行業,但是后來奧巴馬把它當成再次競選連任的一個重要的政治綱領,表示美國要重振制造業,切入點就在汽車業。所以奧巴馬在今年6月份,在克萊斯勒俄亥俄州的一個工廠考察的時候,說了這么一番話:如果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有決心要克服困難,那么美國人民將會和你們站在一起,而且我們已經站到了一起。
現在,美國對于汽車這樣的傳統行業,也要大力支持,這又是中國發展的一個非常核心的戰略行業,所以在這個領域里,我們之間的直接沖突不可避免。但是美國你能不能采取企業之間通過產業技術水平的提升,通過企業的經營來進行一個自由競爭?如果美國用WTO授予的權利來進行這樣一些貿易戰,那么我們也有辦法,最后的結果可能是你受到的影響要比我們更大。
藍河:雙反稅的出臺表明了我們的立場和態度
(《車時代》主編 《今日觀察》特邀評論員)
同一張牌桌上打牌,大家都在打WTO,那么這個牌桌上的規矩是一樣的。換一句話說,你能出什么牌,我也能出什么牌,所以在這個時候,我想我們拿出這樣的一個態度,對中國的發展也好,對WTO的原則保護也好,我覺得是非常必要的。
賈新光:此舉會促進克萊斯勒加快合資的步伐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理事
《今日觀察》特約評論員)
美國的三大(汽車)企業當中,福特和通用在中國都有合資企業,克萊斯勒在中國還沒有合資企業,現在它也在積極尋求合作的機會,它的車型主要靠進口,提升了關稅之后,它的進口車型價格現在已經表示價格要上調了,這在競爭當中是不利的,所以會促進克萊斯勒加快合資的步伐。相對而言,在談合作合資當中,克萊斯勒談判的口氣可能要軟一些了,因為它受到影響。
張漢林:要充分利用WTO規則 維護國內產業的利益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今日觀察》特約評論員)
中國的出口,特別是在2009年金融危機以后,成為世界第一,所以相應地也就成為了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的頭號打擊對象,這也嚴重損害了我們的利益。所以我們認為,充分利用WTO規則,維護國內產業的利益,是很有意義和必要的。
最重要的是兩個方面,一個方面就是通過WTO爭端解決機制對其他國家地區對我們歧視性的限制措施進行有效的有禮有節地斗爭。另一方面,我們在微觀意識方面,也積極支持行業協會和企業,按照合法的歐盟內部美國國內的程序法積極爭取。這些都是我們積極應對和利用WTO的相關規則,進行有禮有節維權的一個很重要的表現。這是很值得我們企業和行業協會認真學習和借鑒的。
劉戈:中國企業和中國政府要學會應對雙反調查
(《今日觀察》評論員)
加入WTO的十年,中國對外出口的增長率是上一個十年的一倍,所以中國加入WTO應該說是一個巨大的受益者。與此同時,它帶來了一個巨大的問題,就是對于那些被我們產品替代的國家,他們現在會很著急,有時候就會用各種方式來進行阻撓,因為現在的競爭變成一個針尖對麥芒、直接面對面的競爭關系。所以今后對于國外對中國產品的雙反調查,一定會層出不窮。那么怎么樣學會一種應對方式,對于中國企業和中國政府來說都非常重要。CCTV2《今日觀察》
(付影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