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大小非”賣方大本營現身江西

鉅亨網新聞中心


10月以來,共有70余筆大宗交易的賣方出現在位于江西省的幾家證券營業部的席位,在這79筆交易中,又有65筆發生在江西省鷹潭市。

據中國證券報11月4日報道,數據統計顯示,10月以來,共有70余筆大宗交易的賣方出現在位于江西省的幾家證券營業部的席位,涉及資金逾17億元,涉及股票多數為中小板和創業板股票。

這也印證了此前本報的相關報道。10月中旬,本報刊載的《轉讓限售股可大幅返還個人所得稅 地方招商延攬“大小非”》中曾報道,一些地方政府以招商的名義,通過返還個人所得稅招攬“大小非”,以達到完成招商任務的目的。從目前情況看,江西省部分地方政府的有關部門顯得尤為積極。

大宗交易中的“鷹潭現象”


據不完全統計,10月以來,共有79筆大宗交易發生在江西省境內,涉及金額約為17.63億元。在這79筆交易中,又有65筆發生在江西省鷹潭市。這65筆交易主要發生在國泰君安和國盛證券位于鷹潭市的兩個營業部席位,在交易中都是賣出方。

這些大宗交易涉及的股票幾乎全部來自創業板和中小板,其中,創業板的股票有兩只,分別為上海佳豪和網宿科技;涉及的中小板股票則包括博云新材、山下湖、保齡寶、天潤曲軸、深圳惠程等。

這種多筆大宗交易集中于一個地區的營業部賣出的現象,此前并不多見。除鷹潭市外,江西省萍鄉市和上饒市也出現大宗交易賣出的現象。

遠望谷、博云新材兩只股票有13筆大宗交易的賣方現身中信建投的位于萍鄉建設東路營業部席位。瑞泰科技有1筆大宗交易的賣方現身國盛證券上饒弋陽志敏大道證券營業部席位,資料顯示,該營業部去年擬遷至武漢,去年11月已接到江西證監局的同意批復,目前,該營業部的遷址進度難以確定。

其實,除上述三個地方,還有一些地方也在招攬“大小非”。業內人士介紹,江西省新余市、景德鎮市、湖北省武漢市部分區域及西北部分省市地區都在做“大小非”拋售業務。

“避稅天堂”或增添市場壓力

在此前本報的報道中,中國證券報記者從相關渠道了解到,江西省部分地區為招攬“大小非”交易,出臺了相關文件,對“大小非”交易所得稅予以優惠,優惠幅度也相當高。這可能是“大小非”扎堆江西省部分地區拋售的主要原因。

據自稱為江西省某市招商局人士介紹,解禁股交易需按所得交20%的個人所得稅,中央財政獲得該稅金的60%,地方財政獲得40%。按當地的招商方案,在收取中央財政所應獲得的稅金后,當地政府只收取其應收部分的個人所得稅的20%,也就是地方政府僅征收8%的個人所得稅,其余則返還給解禁股的售出方。這樣算來,個人所得稅稅率就由20%變成了13.6%。按10月以來的交易金額粗略估計,減稅金額可能達數千萬元。當然,給當地帶去的財政收入也較為可觀。

不過,從籌碼供給角度看,市場壓力是比較大的。10月至今,僅江西省部分地區通過大宗交易賣出的籌碼就有近8000萬股,從市場上抽走的資金逾17億元。隨著去年上市的股票陸續解禁,一些已解禁的老股因股價走高,也可能伺機拋售。對投資者而言,如果有1億元的收益,能少繳640萬元的個人所得稅,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地方優惠政策的實施,勢必會帶來更多產業資本的拋壓。

(雷東升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