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中州期貨指出大連棕櫚油空頭趨勢難以扭轉

鉅亨網新聞中心


7月7日,大連棕櫚油期貨探底回升,盤終主力合約縮量收陰。中州期貨分析師樸成柱認為,連棕櫚油空頭趨勢難以扭轉。

6日美元指數繼續下挫,為商品市場提供支撐。但原油、美豆油沖高回落為中國油脂市場帶來壓力。7月7日,中國油脂市場早盤小幅高開,隨后窄幅震蕩,全天表現為盤整態勢,整體看來油脂空頭趨勢延續。

7月6日,NYMEX 8月原油沖高回落,漲0.32%,至每桶71.98美元;CBOT豆油12月合約沖高回落,跌0.49%,收于36.69美分/磅;BMD馬來西亞毛棕櫚9月合約探底受撐,漲0.48%,收于2,301令吉/噸。

美元指數延續空頭趨勢,走勢下挫提振商品市場。原油、美豆油在其影響下震蕩走高,但多頭并不堅定,隨后期價下挫,對中國油脂市場影響偏于中性。


阿根廷農業部長Julian Dominguez此前表示,阿根廷希望能在未來幾個月同中國達成協議,結束對阿根廷豆油的進口限制。

廣州海關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1至5月,經廣東口岸進口食用植物油70萬噸,比2009年同期下降3%;價值5億多美元,增長20%。2009年11月,經廣東口岸進口食用植物油均價為681美元/噸,之后持續小幅攀升,至2010年5月進口均價突破800美元,升至812.7美元/噸,創19個月以來的新高。

統計表明,食用植物油自東盟進口保持增長,自阿根廷、加拿大進口的則大幅下降。1至5月,經廣東口岸自東盟進口食用植物油66萬噸,增長10%。其中,自馬來西亞進口54萬噸,增長22%;自印度尼西亞進口12萬噸,下降26%。同期,由于豆油進口的大幅減少,自阿根廷進口植物油大幅下降43%,至2.5萬噸。而自加拿大進口1.5萬噸,下降76%,全部為菜子油。

以上統計資料充分表明了上半年中國食用植物油進口現狀。阿根廷豆油、加拿大菜籽油進口大幅降低,馬來西亞棕櫚油進口大增。這表明了中國因對阿根廷和加拿大進口貿易限制,導致食用油部分進口需求分流至棕櫚油。首先國內豆油和菜油供應受到限制,提振其價格。隨后因需求轉向棕櫚油,進而同步提振棕櫚油價格。所以這表明中國油脂市場基本面依然有較強支撐。

7月7日,棕櫚油P1101高開高走,窄幅震蕩,收盤報6220元/噸,成交清淡,微幅減倉。棕櫚油延續昨日反彈勢頭,7月7日,小幅高開,但因周邊市場不好,多頭沒有堅定態度,而空頭也因為連續的下跌,力量消耗,無力打壓。技術上看依然是均線空頭發散,MACD指標零軸之下延伸。空頭趨勢依舊,沒有轉勢跡象。

(董雪峰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