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國創業投資和私募股權市場十大事件出爐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1-07 12:10
在長期研究的基礎上,大中華地區著名創業投資暨私募股權投資研究機構清科研究中心對2009年中國VC、PE市場的數據、事件、政策等進行了分析和歸納,并從中總結出十大事件,以此作為對本年度行業發展歷程的整理回顧。
清科研究中心1月6日消息,2009年,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的蔓延,暴露了世界經濟運行存在的問題,更加劇了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動,受其影響我國創業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市場進入了行業低迷期。近日,在長期研究的基礎上,大中華地區著名創業投資暨私募股權投資研究機構清科研究中心對2009年中國VC、PE市場的數據、事件、政策等進行了分析和歸納,并從中總結出十大事件,以此作為對本年度行業發展歷程的整理回顧。這十大事件主要集中在創業投資及私募股權投資行業的募資/投資/退出的趨勢變化、人民幣基金的強勢崛起、行業相關政策/法規的實施、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及對VC、PE退出的影響、行業發展新模式的日漸成型等。它們分別是:
事件一 2009經濟復蘇中面臨挑戰,中國VC、PE市場募、投銳減
2009年,由美國次貸危機而演變的國際金融風暴愈演愈烈,并逐步影響到實體經濟。全球各國相繼出臺了宏觀貨幣和財政政策以及巨額經濟刺激計劃,世界經濟得以在2009年下半年逐漸出現復蘇跡象,但全球各經濟體復蘇勢頭強弱不均,各經濟體短期和長期復蘇趨勢喜憂參半。當前,世界經濟出現積極變化,但經濟持續復蘇所面臨的不確定、不穩定的因素和潛在風險還很多。
本年度是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既面臨金融危機沖擊,更面臨一些長期未化解的矛盾,中國創業投資及私募股權市場亦受到直接影響步入行業發展低迷期。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數據,從募資方面來看,受金融危機影響,海內外機構投資者管理資產大幅縮水,從而導致在股權投資領域的資產配比有所降低,其中部分投資者對于投資前景喪失信心因而放棄對基金的投資。受其影響2009年中國創業投資市場新設基金數量和金額較2008年均下挫了20.0%左右,相比之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基金募資受到的沖擊更為嚴重,本年度新設基金數量和金額與2008年相比分別大幅下挫41.2%和78.8%。從投資方面來看,面對2009年依然嚴峻的經濟形勢,VC、PE投資機構不得不重新審視投資風險,投資行為更為謹慎。中國創業投資市場出現了自2002年以來投資首次負增長,而私募股權投資市場方面亦延續2008年以來投資繼續下滑的態勢。
事件二 人民幣基金強勢崛起,“本土募、投、退”模式日趨成形
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數據,2009年中國創業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上的人民幣基金募資和投資表現非常活躍,并儼然已經占據市場主導地位。創業投資方面,2009年新募集完成了84支人民幣基金,共募集35.67億美元,分別占募資總量的89.4%和60.9%,與2008年占比的75.9%和32.0%相比均有大幅上升;本年度共發生297筆人民幣創投投資案例,披露的投資金額為13.69億美元,分別占投資總量的62.3%和50.9%,較去年占比的44.3%和33.1%亦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私募股權投資方面,2009年新募集完成21支人民幣基金,合計募資87.28億美元,分別占募資總量的70.0%和67.4%,首次占據市場主導,一改私募股權市場外幣基金一統天下的格局;此外,本年度人民幣私募股權投資占比亦有所提升。
在中國VC、PE市場整體陷入低迷階段的大背景下,人民幣基金卻表現相當搶眼,究其緣由,清科研究中心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 從國家宏觀政策方面來看,中央和各級政府力促中國VC/PE市場發展,特別是近期以上海、北京為代表的地方政府頻出新政,逐步解決了在中國境內設立人民幣基金所遇到的政策性壁壘。
第二, 從人民幣基金的資金來源方面來看,人民幣基金發展遇到的最主要的問題之一“資金來源匱乏”正在逐步得到解決。我們觀測到以社保基金、政府財政和企業資金、券商直投指點、上市公司、民營企業、富裕個人等為代表的人民幣基金LP群體力量正在快速擴張,加之資金規模龐大的保險資金即將進入,相信人民幣基金資金來源匱乏的問題將得到進一步的緩解。
第三, 從人民幣基金的退出渠道方面來看,隨著國內IPO重啟和創業板的開閘,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日趨成熟,退出機制日益完善,刺激越來越多的國內資金涌入中國私募股權市場,人民幣基金募集熱潮的出現,也是情理之中。
相信隨著中國VC/PE市場“本土募集、本土投資、本土退出”的模式日漸成為趨勢,人民幣基金爆炸式發展的時代即將來臨。
事件三 社保基金“4+3+X”模式投資PE,發改委備案基金不斷擴容
2009年社保基金對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從未止步,而其對PE的投資可以用“4+3+X”的模式來詮釋。“4”是指截至到目前,社保基金已投資了中比基金、渤海產業基金、弘毅以及鼎暉投資基金4家股權投資基金。“3”是指社保基金將再選擇3家私募股權基金進行投資,在投資方向上傾向于支持中小企業、服務性行業的基金,并且更多轉向醫療消費、文化消費、老年人休養等方面。“X”是指未來若干年社保基金的PE投資不會止步。社保基金作為國內PE最大的出資人,其投資的一舉一動令人關注,特別是在當前中小企業融資遇到瓶頸的情況下,社保基金通過投資市場化股權投資基金,可以進一步加大市場資源的有效配置,緩解中小企業的資金壓力。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自從去年8月國家發改委表示產業投資基金要按照市場規律運作(由審批制變成核準備案制)以來,截至到目前,已有IDG資本、賽富基金、新天域資本等9家股權投資基金獲得了國家發改委備案管理資格,而13支PE基金亦將作為第三批團隊在發改委備案。屆時,在發改委備案基金將進一步擴容,而在發改委備案,就意味著取得了向全國社保基金融資的資格。在缺少合格機構投資者的中國PE行業中,在發改委備案進而謀求來自社保基金的投資,幾乎成為基金管理人募集大型人民幣基金的必由之路。
事件四 券商直投門檻下調,“直投+承銷”成盈利新模式
2009年5月,證監會下發了《證券公司直接投資業務試點指引》,新規不但降低了券商直投凈資產的門檻,而且對券商完成的主承銷項目、金額等方面的要求均有不同程度的放寬,意味著將有更多的券商參與到直接股權投資領域,截止到目前獲得通過試點資格的證券公司已達17家。相信隨著創業板開啟以及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不斷完善,中國境內退出渠道將更為暢通,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券商積極開展直投業務。
創業板的開啟為券商直投帶來了空前的發展機遇。2009年中信、海通、國信證券率先嘗到了“直投+承銷”新模式的甜頭,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整理,創業板上述三家券商直投的平均收益達5倍左右,同時券商通常又是直投企業的承銷商,3.0%的承銷費讓券商正在收獲雙重收益。面對巨大的獲利空間使得券商紛紛加入布局直投業務。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截止到2009年,券商直投公司投資案例數為13個,已披露金額數為2.39億美元,而2009年發生的投資案例達8例,已披露的投資總額為9,949.90萬美元,分別占投資案例總數的61.5%和投資總額的41.6%。
事件五 VC傳統行業投資表現搶眼,與廣義IT齊驅并進
2009年,中國創投市場投資行業分布發生了較大顛覆,傳統行業投資搶眼,已與廣義IT行業形成齊驅并進之勢。從全年投資案例數分布來看,廣義IT行業以180筆的投資案例居于首位,占比為37.7%,傳統行業以123筆的投資案例緊隨其后,占比為25.8%;而從投資金額的角度來看,傳統行業因其投資優勢逐步顯現,以9.18億美元的投資金額和34.0%的占比趕超廣義IT行業而躍居首位,一改2008年前廣義IT獨領風騷的局面。
傳統行業投資之所以升溫,首先源于其自身凈利潤相對穩定、不可預見風險較低等特點,因此在經濟發展不明朗的宏觀環境下,較廣義IT發展相對穩定;其次,傳統行業是拉動內需的主要產業,也是國家重點投資的對象,故在政策層面具有明顯優勢;第三,外資創投機構是廣義IT行業的主要投資者,而目前受金融危機影響,其投資趨于謹慎,致使廣義IT行業獲取投資力度減弱;第四,人民幣基金承受風險能力較低,傾向于投資發展相對穩定行業,因此隨著人民幣基金活躍度的提升,傳統行業投資也相對繁榮。
事件六 創業板盛宴開席,機遇與風險并存
2009年3月31日,中國證監會正式頒布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10月30日,創業板首批28家企業集體上市,其中的20家身后呈現33家VC/PE機構的身影,這標志著醞釀十年之久的創業板盛宴終于開席。中國創業板市場的推出之所以被業界期待,不僅由于它能夠豐富中國資本市場層次、拓寬資本市場的深度與廣度、使VC/PE投資機構有更加靈活的退出選擇,更重要的是,創業板的開閘將拉動各種社會資本為國內中小創新型企業發展提供資本支持,緩解當前中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發展步履維艱的矛盾,助推國內中小企業產業鏈的完善發展。將對中國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創新型國家的建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但是,創業板給投資機構帶來的機遇與風險并存,上市首日就較發行價大漲200.0%左右,與A股的平均市盈率25倍和中小板的平均市盈率40倍相比,創業板首日高達100倍的市盈率讓人在興奮之余又充滿擔憂。創業投資機構和社保基金所持的股票一般都有1-3年的禁售期,等到解禁時期賬面財富會不會只是一紙夢幻?由于創業板存在高風險和諸多不確定性,投資機構所持股份高額價值也將面臨跌損風險,投資機構的高額財富能否兌現需經市場和時間的考驗。
事件七 國有股轉持社保基金,國有創投面臨考驗
2009年6月19日,財政部、國資委等部門聯合頒發《境內證券市場轉持部分國有股充實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實施辦法》,規定股份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時,國有股東需按實際發行股份數量10.0%的比例將上市公司部分國有股轉由社保基金持有。上市公司國有股由全國社保基金轉持,對于補充我國社保基金的資金來源,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具有重要意義,但按此規定,將會對我國國有創業投資機構產生不利影響。
國有創投機構投資項目多屬創新型中小企業,具有投資較為分散的特點,因此該辦法的實施將造成國有創投股權少而劃轉多的情況。據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在創業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中共涉及6家創投機構的1,225.3萬股記入社保基金名下,國有創投的投資回報倍數也從轉持前的6.04倍降至5.76倍,其中嶗山科技風投更因投資特銳德持股數量較少而全部被轉持,導致回報為零。由此可見,國有創投的持續發展將面臨較大考驗。
事件八 北京、上海搶推新政,“PE中心戰”升級
2009年,面對金融危機的影響,各級政府如何完善政策、優化資源、大力拉動本地經濟發展顯得尤為迫切。由于私募股權投資對經濟有強有力的拉動作用,使得各地競相吸引私募股權基金入駐,以期帶動本地企業的快速發展。本年度各地政府“PE中心戰”逐步升級,其中北京、上海表現尤為搶眼。
2009年1月,由北京市金融辦等五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促進股權投資基金業發展意見》,對在北京市注冊的內資、外資股權投資基金和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企業制定了多項稅收、財政支持等優惠政策,支持企業年金、地方社保基金按照有關規定投資在本市注冊設立的股權基金,允許國有參股的非上市企業作為普通合伙人發起設立合伙制股權基金或合伙制管理企業;鼓勵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托公司、財務公司等金融機構在本市依法合規投資或設立股權基金和直接投資公司等;大力幫助股權投資基金打通產業鏈之上下游。同時,北京市政府確定了以“1+3+N”的發展模式,從政策制度、產業支撐、PE人才培養以及提高相應服務四個方面大力推動和促進北京PE中心建設的總體思路。
2009年6月,面對外資紛紛覬覦人民幣基金的愿景,上海市浦東新區率先開閘,頒布了《上海市浦東新區設立外商投資股權投資管理企業試行辦法》,首次嘗試允許外資股權投資公司以“股權投資管理企業”身份進行合法登記注冊。由于目前在國家層面尚未出臺有關外商投資股權投資企業的相關規定,因此對外資股權投資企業而言,這部將外資股權投資企業在國內的投資管理合法化的《試行辦法》無疑是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在該辦法實施不久就有香港第一東方投資集團、普凱基金等國際PE巨頭先后在上海注冊成立資產管理公司。而借助浦東“先行先試”的優勢,上海在國資進入PE領域、外資在國內設立基金管理公司組織形式多樣化、外資成分的人民幣基金的投資范圍等方面正在積極地進行探索。
事件九 私募股權投資階段后移,PIPE類投資規模醒目
受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在海內外IPO市場整體不景氣、資本市場退出風險加大的情況下,2009年私募股權投資正在向安全邊際更高的后端轉移,特別是在熊市情況下,一些上市公司業務成熟、成長性好,但價值被低估了,投資的風險又相對較小,對于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來講,是個不錯的進入時機。而上市公司股票所具有的良好流動性,也是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熱衷于PIPE類投資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數據,從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策略方面來看,2009年采用PIPE類策略投資的案例共發生15筆,披露的交易金額為57.67億美元,分別占本年度投資總量的12.8%和67.1%,投資規模相當醒目。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像紅杉、IDG資本等VC大鱷的投資策略組合中亦有PIPE類投資閃現。
事件十 2009年中國房地產市場泡沫堆積,PE投資一落千丈
2009年中國房地產市場走出了一波極具戲劇性的行情,從年初時的低迷,到年中時的瘋狂,再到年底時的恐慌。從政策層面來看,2009年上半年延續了08年以來的救市政策,由于政策效果良好,未再出臺新的刺激政策。然而,由于下半年房價的過快上漲,使得政策出現了調整。中央、國務院連續4次出臺新政調控樓市,并明確提出“加強市場監管,穩定市場預期,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勢頭”的方針路線。短短一年內中國房地產市場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發展態勢,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存在的風險較大,2009年私募股權基金在房地產行業的投資亦明顯放緩了腳步。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2009年房地產行業共發生10筆私募股權投資案例,披露的投資金額為5.25億美元,與2008年相比,投資案例數量和投資基金分別大幅下挫16.6%和69.3%,處于房地產行業私募股權基金投資歷史最低點。
(尹薇薇 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