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守本島"大餅"海航置業北上玄機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6-07 10:07
5月26日,海航集團與北京市通州區簽訂合作協議,將在通州建設“北京國際航空城”項目。據了解,該項目占地4000畝,投資額高達數百億元。海航集團旗下的地產業務平臺海航置業,將聯手通州區政府共同參與該項目。
這只是海航置業擴張版圖的一小步而已。
發力房地產
“北京國際航空城”項目位于通州區宋莊鎮。海航集團與通州區簽約當天,海航集團董事長陳峰表示,海航集團計劃將其打造成為以航空總部經濟、電子商務與臨空商貿、航空金融及衍生服務業、航空主題文化產業四大組團為核心內容的航空城。
通州區宋莊鎮黨委書記胡介報對本報表示:航空城項目的具體安排,要等相關公司組建完成、具體程序進入之后才好說,而征地老百姓的安置問題,是接下來政府主要考慮的方面。“農民新村可能在今年底之前就動工,明年能完成。”胡介報表示。
政府積極配合之勢已經相當明顯。據了解,國際航空城將于今年完成土地整理和總體規劃,2013年主體工程完工,2015年完成所有配套建設,預計總投資為300億元,未來將吸引近8萬名高素質就業人員。
這個龐大的項目,是否會建配套的酒店、商業、住宅項目,這又會為海航的地產業務帶來怎樣的契機,目前還不得而知。但僅僅是通州區4000畝的土地面積,就給了人們不小的想象空間。
這距離其與石景山區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只過去了一周的時間。5月19日,海航集團與石景山區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購了海韻假期酒店,并將參與石景山區后續的規劃建設。
海航集團短時間內與兩區政府達成戰略合作,這其中,有一個主角不可忽視,兩次合作中,具體的參與者都是海航置業。海航集團為其地產業務鋪路,用意十分明顯。
海航置業開始活躍在一線城市的舞臺,源于2009年9月,海航置業聯合體以18.24億元拿下上海黃浦江中心段商業地塊,樓面地價3.65萬元/平方米,創下上海歷史最高價。拿到上海地王僅僅兩個月,2009年11月,海航置業又出手14.75億元,收購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出讓的浦發大廈。
海航置業雖被譽為海南隱形地王,只是近期才開始活躍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實際上,早在2004年,還是以揚子江地產集團示人的海航置業,就已經將總部遷至北京,雖然一直保持低調,但已運作北京海航大廈、北京藍海苑、金沙高爾夫球場等商業、住宅、旅游項目。2007年,揚子江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更名為海航置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此輪海航置業的作風,明顯有別于早年的低調。
公開資料顯示,海航置業在海南18個市縣都有土地儲備,僅在保亭縣就擁有150平方公里的一級土地開發權,但這些龐大資源距變成真正的“資產”,顯然有著漫長的距離。這些土地尚缺乏交通、商業等市政供給支撐,因此商業價值也只能是一個“圓圓的大餅”。但陳峰明白一個道理,可以向具備“資產價值”的土地主動出擊,海航迅速與北京兩大區敲定合作協議,即是明證。海航地產棄守本島,開始大步攻向北京。
加速與阻力
據與海航有業務合作的知情人士稱:“海航置業接下來的發展有兩個方向,一是向大城市轉移。他們是想把品牌做大。房地產業務,只有去一些大城市,項目同時鋪開,才能把牌子做大,之前海航置業的業務,主要在二、三線城市;二是把酒店業務從房地產業務中分離出去。主要是經營上的分離,目前海航置業的酒店經營并不集中,沒有統一的管理模式,在這方面,他們一直在尋找合作者。”
海航酒店集團隸屬于海航置業,據其官方網站資料,截至2009年底,海航酒店集團旗下共有酒店53家。除此之外,海航置業主要項目是商業、旅游、工業地產等。這類持有型的物業,前期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回報周期漫長。去年11月,海航置業在上海拿得地王后,又耗巨資收購浦發大廈,也曾讓業內覺得難以理解。
“海航置業接下來的發展方向,必然是將酒店業務和房地產業務分離,通過增資擴股來獲取資金。”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這一方向,與海航置業多年來的運作完全吻合。今年4月1日,綠景地產(000502)公告資產出售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預案,將其房地產資產全部出售,并將通過非公開發行股份收購航海置業旗下的酒店管理公司股份及3家酒店股份。6月1日,該預案得到綠景地產董事會審議通過。
此次重組完成之后,綠景地產主業將變更為酒店、寫字樓經營管理、品牌輸出及服務咨詢。
本報記者電話聯系了綠景地產董秘辦公室,詢問海航置業接下來是否會將酒店以外的房地產業務置入綠景地產,董秘辦公室的一名負責人明確表示:“預案里沒有涉及到的肯定不會有。”
由上述信息推測,目前來看海航置業并不會將所有的地產業務都置入綠景地產,綠景地產將成為海航置業分離酒店業務的平臺。海航置業手上還有一個上市平臺*ST筑信(600515),海航置業對其的重組一直在進行中,但這一重組并不順利。今年3月31日,*ST筑信宣告重組暫停,3個月內不再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而隨著房地產調控的開始,海航置業不是龍頭企業,銀行對這類企業的支持會比較困難,通過土地來融資現在限制也很多,因此,海航置業面臨的資金壓力亦相當顯著。
盡管如此,海航置業在兩個平臺上的運作,都符合酒店業和房地產開發業務分離,通過資本運作來獲取資金的思路。
金融運作將成為海航置業接下來發力的主要領域之一,商業、旅游、工業等持有型物業的大量聚集,必然為其資本運作提供先天的優勢條件。
“海航這個企業是比較特別,其實剛起家的時候并不是很被看好,但是這些年的發展很出乎意料,業務鋪得很開,現在航空業都生活得不是很好,沒有哪一家能都做到它這樣。現在他們的業務主要都在省外做,早在2000年以后,就開始向全國發展。海航的老總陳峰,這個人眼界非常開闊。”海南省旅游局一位官員對本報表示。
在今年初,海航集團一名內部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像海航集團這樣的企業,缺的不是錢而是資產,沒有資產的海航是痛苦的,有資產就有了融資渠道。”
海航置業土地儲備約7000畝,大都通過較廉價的方式獲得。海航集團憑借航空產業鏈的連帶效益,受到各地政府的歡迎。在一線城市土地稀缺、地價高企的情勢下,主要的地產企業都開始轉戰中小城市,恐怕只有海航這樣的企業才敢在此時勇闖一線了。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