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曲美下架續:對賠償問題打"太極"?
鉅亨網新聞中心
雖然太極集團經開始召回曲美,但并未提到任何相關的賠償事宜。而依據國際慣例,藥品召回一般會涉及到大量賠償訴訟。
因此,未來患者集體索賠,那么太極或會陷入曲美集體訴訟之中。
太極連發8貼
10月3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叫停曲美等15種含有西布曲明的減肥藥。生產曲美的重慶太極集團31日回應,將不再生產曲美減肥膠囊,但是保留“曲美”品牌。
4日消息,太極集團連發8篇文章再度堅稱減肥產品“曲美”是“完全符合國家標準的合格產品”,其中特別強調 “曲美生產質量完全符合國家標準”、“太極集團為中國藥企樹立良好榜樣”。但,所發文章只字未提輿論強烈呼吁的賠償計劃。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3日太極集團新聞發言人張女士稱,曲美是經過國家批準生產的合格產品,我們召回是因為雅培的一個實驗。
專家:有損害可提起訴訟
目前,各方最關心的是對消費者的賠償問題。
依據國際慣例,藥品召回一般會涉及到大量賠償訴訟。
此前,葛蘭素史克、強生、默沙東等公司在藥品召回后,都曾遭遇到上萬起相關訴訟。今年7月28日,默沙東剛支付48.5億美元,了結了關于止痛藥Vioxx的27000余起賠償訴訟。而葛蘭素史克也計劃撥出16.6億美元,賠償患者因服用文迪雅造成的損失。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副教授吳丹紅直言,“國標現在是很多企業的擋箭牌,但如果這些產品對消費者造成損害,那什么也是擋不住的。如果購買過曲美減肥藥的消費者能夠拿出傷害報告,可以起訴生產企業。雖然藥物符合最新的國家標準,但損害消費者權益也要賠償。”
質疑:憑什么對賠償問題“打太極”?
對于賠償問題,為何太極集團打起了“太極”?
其實,如此太極推手,并非太極集團在公然叫板法律。恰恰相反,拒絕賠償的底氣來源于當前藥品安全管理制度的漏洞,折射出藥害救濟賠償渠道的不暢。
一方面,《藥品管理法》并沒有對賠償范圍進行明確界定,難以為消費者撐起保護傘;另一方面,無論是個人還是集體訴訟,在目前國內的法律內,必須要有癥狀顯現,然后到醫院鑒定后才能獲賠償。可能會陷入舉證難的泥沼。
因此,當務之急是在借鑒發達國家經驗的基礎上,盡快補上制度層面的漏洞,建立和完善藥害救濟賠償體系。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