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個股

新華社:A股熊市感受甚于三年前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三年之后,中國股市再次進入寒冬:經濟發展了,股票多了,市值大了,投資者的熊市感受卻遠甚于三年前!這就是2011年年末的A股印象。

蕭條氣氛包圍投資者 熊市感受甚于三年前

從2005年的998點到2008年的1664點,再到2011年正在形成的市場新低點,雖然上證綜指仍然高出三年前的低點三成左右,但股市蕭條的氣氛已經包圍了投資者。

2011年四季度以來,在滬深兩市上市滿一年的公司中,僅有不到6%的公司股價上漲,而三個月以來,跌幅超過三成的股票卻達到463只,2008年熊市時大部分投資者被套的一幕再次大面積上演。而這一次,由于投資者數量相較于三年前大幅上升,熊市的波及面有所增加。


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2月中旬,雖然兩市有效股票賬戶達到1.4億個,如果簡單按每個投資者均在滬深兩市開設A股賬戶,國內股民數量達7000萬人左右。而在2011年12月前三周,平均每周只有約700萬個賬戶進行了交易,這也意味著市場中僅剩5%左右的活躍股民,但與之相對應的是,兩市持倉賬戶卻處在近5700萬戶的歷史高位,也暗示著超過四成的股民可能被套牢。

記者走訪北京多家證券營業部發現,營業部散戶大廳內人氣全無,幾乎沒有投資者站在電腦前進行交易,而記者更是被客戶經理拉住勸說開戶。

在經過2009年的恢復性上漲與2010年的全年寬幅震蕩后,雖然2011年的中國股市受到國內經濟發展勢頭放緩以及國際金融市場動蕩的考驗,但是我國經濟仍在穩定增長,為何人們感覺現今的市場環境與三年前那場危機帶來的熊市感受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三高擴容”“股東跑路” 供需關系嚴重失衡

從2008年末的4.5萬億元猛增至2011年末的16.5萬億元,隨著近兩年來國內直接融資比例的提高,再加上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后上市公司股東股份的解禁流通,滬深兩市流通市值爆炸性增長,如今A股市場的巨大規模已讓它不再容易輕松轉身。

與此同時,承接如此之大規模股票供給的市場成交資金卻增加有限,負利率、樓市限購等政策環境并沒有催生存款向股市的“搬家”。入市資金并沒有成比例增加,顯示出市場供需面臨失衡。

與上一個下跌周期之前中國石油、中國神華、中國人壽、中國平安等眾多超級大盤股發行上市不同,今年以來,一批“低含金量”企業在中小板、創業板高價上市,讓投資者對股市擴容產生了新的質疑。

“‘三高’擴容害死股民。健康生活,遠離‘三高’。”一名證券業知名分析師道出了對各式各樣的中小盤新股發行中高發行市盈率、高發行價格以及高超募資現狀的無奈。

業內人士指出,“三高大擴容”不僅給市場帶來了資金與心理上的壓力,同時不少中小市值公司在上市后業績滑坡,也讓人對未來市場質量產生了擔憂。就在12月最后一周,深證創業板指數創下19個月來的歷史新低,而統計顯示,在目前277家創業板公司中,有近三成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出現下滑,而在這中間不乏傳統制造業、農牧業等與“創業板”風格不盡符合的公司。

責任編輯:NF058(本文來源:新華網作者:任峰岳瑞芳)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