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套現潮兇猛 興業證券連漲背后遭遇"年末因素"
鉅亨網新聞中心
盡管股價破發并且屢創歷史新低,興業證券(601377)(601377.SH)依然難阻“小非”出逃之勢。
12月28日,青山紙業(600103)(600103.SH)公告稱,2011年12月22日至27日,公司累計出售94.9萬股興業證券,成交均價8.09元/股,占其總股本的0.043%,減持后不再持有興業證券。
這只是眾多“小非”所持興業證券限售股解禁后拋售殆盡的一例,由于更多“小非”無需披露減持信息或尚未披露,具體拋售數量無從統計。
“不管是產業資本迫于資金壓力,還是財務投資者出于改善財務結構考慮,2011年最后幾個交易日,"小非"集中減持套現興業證券的意愿空前高漲。”一位市場人士認為。
12月27日和28日,興業證券分別上漲6.16%和10.06%,這兩天成交量更是達到此前10個交易日的總和,市場認為已有大量“小非”借機減持套現。
趕趟年末時間窗口
事實上,2011年即將畫上句號之際,興業證券的股價異動和突然暴增的成交量,從一個側面反映“小非”們在年末時間窗口爭相套現的急迫性。
繼12月27日逆市沖擊漲停后,28日,興業證券被巨單封上漲停板,成為跌跌不休的A股市場異常搶眼的風景。
伴隨領漲券商股異乎尋常的飆升,興業證券創下限售股解禁以來的天量。12月27日成交3496.1萬股,折合2.99億元,28日分別高達4836.34萬股和4.28億元。
“公司層面沒有突發利好,股價上漲可能跟年末因素有關。”興業證券人士對本報記者說。
股價強勁反彈和成交呈倍數放大,確實為青山紙業等“小非”減持套現創造了便利條件。根據公告,青山紙業所持剩余興業證券股票,正是該股沖擊漲停的12月27日拋售完畢。
27日異動榜顯示,賣出金額最大的前5名營業部,分別為興業證券長沙芙蓉南路、興業證券泉州市豐澤街、廈門證券廈門湖濱西路、中信證券(600030)深圳福華一路和興業證券石獅八七路,合計賣出3366.53萬元。
“這些都是凈賣出,并且這些證券營業部此前基本沒有出現在興業證券的股價異動榜上,很可能就是"小非"們借股價反彈之機出逃。”前述市場人士表示。
興業證券招股書表明,上述證券營業部所在的長沙、泉州、廈門、深圳等地,均有其小股東。
“興業證券解禁股小股東為數眾多,減持時一般都是通過競價交易,極少通過大宗交易平臺。”上述人士認為。
青山紙業和交大昂立(600530)(600530.SH)的減持公告亦佐證該說法,12月15日,交大昂立披露,近期通過上證所競價交易系統累計出售興業證券260萬股,成交金額2633萬元。減持后,交大昂立尚持有6500萬股,占總股本的2.95%。
據知情者透露,已減持興業證券數百萬股的廈工股份(600815)(600815.SH),也是通過競價交易系統拋售。此前,廈工股份持有4875萬股。
公開資料顯示,興業證券僅在11月14日和15日出現在大宗交易平臺,山西證券(002500)離石濱河北西路分別賣出1200萬股和1000萬股,接盤方均為中金公司北京建國門外大街,每股成交價分別為11.88元和11.6元。
分析賣方營業部的地域,市場認為減持者是持有興業證券8932.3萬股的四股東海鑫鋼鐵集團。
興業證券股東減持甚至不惜“賤賣”,以青山紙業為例,其減持成交均價8.09元,比該股10元發行價低約20%,可見其急于年底前套現獲得收益的緊迫心理。
套現潮背后
減持賣壓堆積,興業證券限售股解禁已淪為股東們的提款機。
根據招股書,興業證券共有股東124個,共持有193700萬股,其中,持股在1000萬股以下的股東達93個,持股最少的6個股東只分別持有1.3萬股,扣除分紅送股之后,這些股東的每股投資成本約1元。
“可以預見,年終歲首錢荒之際,股東套現潮難以遏止。”前述市場人士稱,“受銀根緊縮和資金成本飆升影響,各路資本的套現沖動目前尤為明顯。”
更重要的還在于,A股跌跌不休,券商的經紀、自營等業務不可避免受到波及,證券行業全年業績下降已無懸念。
中信證券(600030.SH)12月19日發布的證券行業研究報告指出,11月,證券行業指數下跌14.59%,行業內個股走勢全部弱于大盤,一半左右券商月
度盈利環比下滑,預計12月上市券商整體業績難以正增長。
中信證券建議:避開自營風險或解禁風險較大的西南證券(600369)(600369.SH)、方正證券(601901)(601901.SH)、東北證券(000686)(000686.SZ)和興業證券。
但是,興業證券卻在12月27日和28日成為引領券商股反彈的先鋒。
與12月27日賣出前五家證券營業部中4家來自興業證券不同,28日上榜的買賣席位均無其身影。不過,這兩個交易日上榜席位買入金額均大于賣出金額。
尤其是27日買入第一名的中信證券總部(非營業場所),其買入金額高達3050.29萬元,超過該股當日交易額的10%,與后4個席位的買入總額持平,市場傾向解讀該席位為券商自營盤。
耐人尋味的是,中信證券自營部門剛于日前換將,基金界大佬級明星人物王宏遠擔任負責人,而基金界素有“北王亞偉,南有王宏遠”一說。
“興業證券得以12月28日強勢漲停,應該與此傳聞有關。”上述市場人士表示,“當日下午傳出的深圳將規定券商傭金不得低于萬分之八的消息,也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
但此傳聞尚無法確證,有跡可循的是,12月27日賣出第一名席位是興業證券長沙芙蓉南路,凈賣出金額達846.47萬元,而買入645.92萬元的也是該營業部,顯示存在對倒行為。
公開資料表明,興業證券七股東成功控股集團的住所為長沙市,其持有6760萬股,占總股本的3.07%。成功控股集團實際控制人是一度在資本市場呼風喚雨的劉虹,成功系土崩瓦解經年后,劉虹復出資本市場的傳言已甚囂塵上。
而以興業證券28日收盤價9.3元計算,成功控股集團等股東當初的投資增長約9倍。
其實,遭遇套現潮的不止興業證券,據不完全統計,A股17家擁有解禁限售股的券商股,至少有15家今年以來被股東頻繁減持,套現金額超過120億元。
“目前券商股估值偏高,當前經濟形勢下,這種周期股被減持的壓力相對較高。”上述市場人士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