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蛋白含量高于轉基因 國產大豆受青睞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國產大豆不僅蛋白提取率高,而且綠色、安全。鑒于優質非轉基因大豆蛋白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和需求,國產大豆價格未來將有較大的上升空間。

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轉基因農產品開始大面積種植。雖然轉基因作物在產量、抗蟲、抗病、抗惡劣氣候災害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但是在對人類身體健康、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的影響到目前為止仍沒有定論,因此在其他國家推崇轉基因作物種植的情況下,保護我國非轉基因種子資源具有深遠的意義。



轉基因大豆生產概況

在全球大豆的種植中,轉基因大豆的種植率增長非常迅速。1996年轉基因大豆推廣時期的種植率僅為0.8%,2010年已經達到73.7%。美國作為最大的轉基因大豆生產國,2010年的種植面積達29.1百萬公頃,種植率為93.9%,占世界轉基因大豆種植面積的39.7%。阿根廷轉基因大豆的種植率從2001年開始已經接近100%,成為全球第二大轉基因大豆生產國。巴西2010年轉基因大豆種植率為73.1%,是世界第三大轉基因大豆生產國。中國雖然目前還沒有開始種植轉基因大豆,但是進口的大豆絕大部分是轉基因大豆。

中國生產和進口情況

中國是大豆的原產地,并且具有獨特的消費結構模式。近幾年來,國產大豆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均有下降趨勢,而消費量卻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產量和消費之間的缺口日益擴大。國產大豆已經開始喪失油脂壓榨的市場份額。2011年中國進口的大豆,有43%來自美國,39%來自巴西,15%來自阿根廷,從這三個國家進口的數量占總進口量的97%左右,所以在中國進口的大豆中,80%以上屬于轉基因大豆品種。但是從中國對轉基因產品的限制來看,這部分進口大豆都是直接進入壓榨廠進行加工榨油,不能進行商業化種植。

中西方大豆消費結構對比

大豆的消費可以分為榨油消費和非榨油消費。榨油消費主要是豆油和豆粕的消費,非榨油消費主要是豆腐、豆漿、豆芽以及其他豆類制品的消費。受傳統文化和消費習慣的影響,中國的大豆消費結構和西方存在很大的差異。中國主要是非榨油消費,食用比例較大,2011/2012年度達到78%以上,而西方榨油消費比例較大,2011/2012年度達到90%以上。

大豆比較優勢在于優質蛋白

大豆蛋白質含量和脂肪含量(含油率)是檢測大豆品質的主要指標。與美國、阿根廷、巴西等國生產的轉基因大豆相比,中國傳統的非轉基因大豆的蛋白質含量一般要高2—3個百分點,其中黑龍江大豆的大豆蛋白平均達到41%,而美國一般在35%。

但是也要看到,中國大豆在種植過程中,由于混種、混收、混儲等原因,大豆出油率較低,一般在17%左右,而美國的轉基因大豆出油率一般在20%左右。當出油率相差1個百分點時,每加工100萬噸大豆的出油量就相差1萬噸,國產大豆與轉基因大豆在榨油的競爭中處于劣勢。

國產大豆的優勢在于提供優質的蛋白資源。大豆的蛋白質含量是大米的5倍,小麥的2—4倍,玉米的3—5倍,肉類的2倍,雞蛋的2—2.6倍。國產大豆蛋白含量高、品質好,屬于全價蛋白,易于被人體吸收。所以傳統大豆的優勢并不在油脂領域,而在食用大豆和以大豆蛋白加工為重點的領域。

西方國家和跨國農業企業大力發展轉基因大豆,與之相比,國產大豆的優勢并不在油脂領域,高含量的優質蛋白才是國產大豆的優勢。未來市場對優質非轉基因大豆蛋白的需求潛力巨大,國產大豆價格將有較大的上升空間。

(王德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