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主要報紙大陸版要聞標題一覽 (1月11日)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時報》
■台灣茶進軍廣州芳村 炒熱行情
在大陸的茶葉市場中,有一句流傳已久的順口溜,「中國茶市看廣州,廣州茶市看芳村」,這個位於廣州市荔灣區的茶葉集散市場,年流通量超過七萬噸,不僅是中國第一也是世界第一。由於芳村茶葉園區既能攻大陸內銷,也是全球茶商採購中國茶的重鎮,台商在此也建立了龐大的行銷基地。
■陸「貴」族消費驚人 公款哄抬?
大陸的消費驚人,其實很多是公款消費,一年超過上億元人民幣。廣東深圳市委書記王榮不好意思地說,他的收入在大飯店連一頓飯都請不起,如果不是公款吃喝,茅台酒哪有這麼貴。
■對岸解禁 運動飲料出口利多
受塑化劑風暴波及、銷往大陸貨品大減的台灣食品終告解禁了!經濟部國貿局昨指出,台灣去年爆發塑化劑風暴後,引發國內五大類、二十七項食品輸陸總量直直落,一開始銳減三成七,一度擴大至六成九,但今年一月九日大陸正式公告解除進口限制措施後,本季起出口至大陸的台灣食品總量可望恢復正成長。
《工商時報》
■內需放緩 中國12月進口驟降
中國海關總署昨(10)日公布2011年進出口貿易情況,統計發現,受到進口大幅放緩以及出口量激增影響,2011年12月的貿易順差意外擴大到165.2億美元。專家分析,進口驟降顯示中國的內需市場已出現欲振乏力的跡象,也同時敲響中國經濟可能放緩的警鐘。
■禁廣令衝擊 陸電視台收入恐少200億人民幣
為抑制大陸電視台充斥過量廣告的情況,去年11月28日,廣電總局正式下達「廣播電視廣告播出管理辦法的補充規定」,決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全中國各電視台播出電視劇時,每集電視劇中間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廣告。
■第1檔RQFII基金 今上市
香港證監會副行政總裁張灼華表示,目前已核准的RQFII(人民幣計算的合格境外投資機構)產品共15檔,總金額達152億元人民幣,尚有4檔等待審核,而第1檔RQFII,匯添富人民幣債券基金,定在今(11)日銷售。
《旺報》
■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案過關
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9日主持西部地區開發和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會議,通過《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畫》及《東北振興「十二五」規畫》,強調十二五時期要堅持將西部大開發策略放在優先位置,東北地區則以保障糧食安全為首要目標,並鞏固發展、完善現代產業體系。
■下調GDP增速 成地方兩會共識
河北、河南、重慶和廣西等地人大會議近日陸續開幕並發布政府工作報告,從目前各地透露的目標來看,今年這些地方預期的經濟增速均比2011年實際增速低2個百分點左右,這也顯示,目前各地方對生產總值(GDP)增速的調降已經有共識了。
[NT:PAGE=$]
■溫家寶喊話 央企帶頭護盤
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救股市信心喊話奏效,滬深兩市全力反彈、連2日收紅,展現罕見漲勢;同時,大陸央企聯袂展開護盤,包括中石化、中國神華與中聯通等3家央企大股東進場大買自家股票,掀起「國家隊」增持浪潮,更為滬深兩市添加助力,加上匯金持續加碼銀行股,分析師多認為,股市底部不遠了。
《聯合報》
■熱議誰勝算大 陸媒瘋台灣大選
台灣總統大選日期逼近,大陸民眾關心台灣選舉蔚成風潮,大陸媒體紛紛製作台灣選舉專題,以談話性節目或微博訪談方式,讓更多民眾了解台灣民主選舉過程。台灣如何走上民主?今年誰最可能當選?是大陸網友最關心的問題。
■問卷調查:沒健保、沒獎學金 陸生最不滿
第一屆來台陸生這學期即將結束,半年下來近四成陸生感到「後悔」來台,因為沒有充分的實習機會和獎助學金,感覺像「次等學生」;不過仍有逾五成陸生覺得一點也不後悔,「台灣同學親切,社會開放,教育雖有缺點,但瑕不掩瑜。」
■陸客自由行 拍成電影
春節即將來臨,位於上海松江的玉龍苑商業街「台灣年貨大街」昨天開張,銷售來自台灣的頂級甜柿等鮮果。
《經濟日報》
■大陸順差 連兩年衰退
中國大陸2011年進出口貿易總值達到3兆6,42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比2010年成長22.5%。其中,出口1兆8,986億美元,增長20.3%;進口1兆7,434億美元,增長24.9%。貿易順差1,551億美元,比2010年減少263億美元,衰退14.5%。
■三一重工裁員30% 工資砍半
農曆年關將近,北京晨報披露大陸知名工程機械企業三一重工,受到大陸房地產宏觀調控影響,驚傳今年將大規模裁員30%,並且工資砍半。
■大陸農業族群 大盤領頭羊
大陸科技部副部長張來武9日透露,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即將公布,有一半篇幅聚焦在「農業科技」;大陸官方再次以行動宣示重視農業,也振奮農業概念股成為昨(10)日A股領漲龍頭。
■大陸網購「算總帳」廣東人花最多
擁有超過6.5億個註冊帳戶,大陸最大第三方網路付費平台支付寶昨(10)日公布2011年「全民年度網路消費大帳單」,指出廣東是大陸網路消費能力最強的省分。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