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創業板解禁套現13億 誰在接盤誰離場

鉅亨網新聞中心


11月1日至8日,創業板首批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套現約12.4億元。這么大的成交額,是誰在離場?又是誰在接盤?

據中國證券報11月9日報道,數據顯示,大宗交易平臺近期業務量倍增。11月1日至8日,創業板首批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套現約12.4億元。再從上市公司公告估算,通過二級市場套現的金額有3,500余萬元。由此,從公開信息可以推斷,創業板解禁股套現金額近13億元。那么,究竟誰在接盤,誰在離場呢?

多家創投首周套現 后續動作尚待觀察

創業板首批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以來,創投機構成為沽售主力之一。統計顯示,僅從上市公司發布的公告來看,上周(11月1日-5日)創投股東減持套現金額已達2.14億元,合計減持857.9萬股。若加上其他一些減持量較小不需要公告的創投股東減持,實際套現金額可能遠高于這個數量。


創投首周套現約兩億

統計顯示,除寶德股份外,首批上市的27家創業板公司有11.96億股原始股解禁,市值近300億元。其中,個人股東持有200億元左右,剩余的80多億元由創投機構持有。

從上周已發布減持公告的7家創業板公司來看,創投股東減持比較踴躍,有3家公司遭到創投減持。其中,創投股東減持套現金額最多的是銀江股份,第二大股東藍山投資有限公司11月3日減持了300萬股,套現金額9,652.35萬元。機器人緊隨其后,遭到第二大股東金石投資減持208.74萬股,套現金額達到8,450.18萬元。網宿科技的幾大股東——深圳達晨財信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創新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均進行了減持,合計減持了174.58萬股,套現金額3,259.77萬元。

除去公告減持的股份,還有創投機構由于持股數量未達到5%而不需公告,這些創投股東也進行了減持。據深交所大宗交易平臺顯示,11月1日至5日,首批解禁的27家上市公司有11家現身大宗交易,共完成交易3,813萬股,交易金額約10億元。

愛爾眼科的股東11月2日通過大宗交易減持了280萬股,其中一筆大單是拋出200萬股。從減持的股份數量看,除高管外,自然人股東林芳宇持有140萬股,達晨財信持有600萬股,占比2.25%。分析人士認為,拋出200萬大單的很可能是達晨財信。

是否持續大規模減持尚難判斷

清科研究中心認為,有36筆創業投資資金在首輪創業板解禁中獲得流通權,平均投資回報達到5.55倍,從豐厚的獲利看,創投機構應該存在強烈的減持意愿。

深圳達晨創投成為首批解禁的創投機構中的最大贏家。在本輪解禁前,達晨財信持有600萬股愛爾眼科股份、293.93萬股億緯鋰能股份以及392.68萬股網宿科技股份,達晨財智持有網宿科技484.5萬股。解禁前,達晨創投共持有首批創業板解禁股份市值超過4.5億元。創投解禁股占比最高的是北陸藥業,北京科技風險投資股份公司持有1,472.48萬股,盈富泰克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有1,125萬股,持股合計占北陸藥業總股本25.51%。

對于創投會否大規模減持,深圳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李萬壽表示,是否減持股份主要考慮兩點,一是股市大勢,二是企業的實際情況。如果股市正處于牛市或者企業會有很大增長空間,一般不會急于減持。同時會考慮持股數量情況,如果持股比例多,通常減持節奏要慢得多。

對于創業板會否繼續受到減持壓力,深圳高特佳資產管理公司投資總監顧曉東認為,現在創業板是存在泡沫,創投機構的減持意愿會比較強烈,減持量較大的創業板股票要回避。當然,創業板中也有很好的股票,未來創業板分化可能會比較嚴重,投資者只能認真篩選。

深圳市炳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黃道林則持樂觀態度。他認為創投機構不會現在減持,剛解禁即瘋狂減持,這樣會造成不好的市場氛圍,應該是抬高創業板股票價格之后再減持。從歷史上看,機構通常會在大牛市中減持,以前的國有股減持、中小板滿一年后的解禁,都是牛市的開始,首批創業板股份解禁恰恰可能是新一輪牛市的開始。

黃道林還表示,投資者不要只盯著市盈率看,關鍵是看創業板公司的成長性、核心技術、商業模式和盈利能力。從近期盤面上看,創業板可能擺脫震蕩整理態勢,未來幾天創業板指數甚至可能會創出歷史新高。

部分股票遭“甩賣”

有分析人士認為,創業板首批上市公司解禁股不會被大批量減持,進而給市場帶來波動,但這并不代表不會發生中等規模的減持。數據顯示,以創投企業為首,加上高管等“大小非”解禁以來兌現近13億元。而從大宗交易平臺的成交價格來看,部分股票遭遇“甩賣”。

從慣例來看,大宗交易折價率在8%以下較為正常,超過8%的屬于相對較高的折價率。統計顯示,創業板首批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以來,在大宗交易平臺上,創業板共發生了56筆交易,共有28筆交易的折價率超過8%,其中又有10筆交易的折價率在10%以上。銀江股份11月1日一筆交易的折價率達到罕見的15%,當日收盤價為32.9元,而大宗交易成交價只有27.27元。吉峰農機的4筆交易折價率都達到14.37%,安科生物和金亞科技11月4日的交易折價率都在10%以上。折價最小的是神州泰岳的一筆交易,折價率僅為3%,而且大宗交易平臺顯示神州泰岳只有這一筆減持。

在首批解禁股票中,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宗數最多的為吉峰農機,共有13宗減持,股份數達342.77萬股,總金額約1.05億元;通過大宗交易套現金額最多的是機器人的1.45億元,緊隨其后的是南風股份1.42億元、華誼兄弟1.32億元、金亞科技1.31億元。

接盤者到底是誰

數據顯示,拋售創業板股票的主要是創投企業和上市公司高管。

網宿科技遭遇深圳市達晨財信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及創新資本投資有限公司連續拋售,套現金額3,200多萬元,而銀江股份被藍山投資減持300萬股,機器人被金石投資連續減持。此外,南風股份、中元華電、硅寶科技、吉峰農機都遭遇高管減持,這些高管除吉峰農機的曾晨東在公司中排名靠前外,其余高管在其公司中的排名都相對靠后。當然,除了上述人員外,還有一些不需要披露信息的小筆減持。

那么,又是誰在接盤呢?在大宗交易席位上,機器人、金亞科技和神州泰岳三只股票令人意外地出現了機構的身影。金石投資拋出的籌碼全部被機構接走,涉及資金超過1.4億元;金亞科技的8,000多萬元籌碼也被機構接走。而這些交易的折價率都在正常范圍以內。其中,除機器人的一筆交易折價率達7.5%外,其余三筆交易都在3%-4%左右,可以說相當低。再從二級市場這些個股近期的量能來分析,機構接盤之后并未匆匆離去,這些資金接盤或意在長遠。

除機構外,單從交易席位很難得知接盤者的身份,但其接盤的目的還是可知一二。在大宗交易上接盤一般有兩個目的,一是利用折價短線套利,二是利用大宗交易收集籌碼。一般情況下,利用折價短線套利時,折價率一般都比較高,因此銀江股份和吉峰農機的那部分接盤者短線套利的目的較為明顯,而華誼兄弟、愛爾眼科以及網宿科技等股票的部分接盤者則可能更多地是在收集籌碼。而從三季報的股東持股情況來看,部分陽光私募和公募基金也在買入一些創業板股票,對流動性較小的創業板來說,通過大宗交易收集籌碼是一個好辦法。

創業板逼近前期高點

解禁當日,創業板市場飆漲,隨后又調整了兩個交易日,緊接著連拉三根陽線,直逼前期高點。創業板的表現又驗證了一個市場現象:越減持越能漲。

8日,創業板首批解禁股票中僅萊美藥業一只下跌,其余漲幅都在1%以上,創業板指數逼近新高。而從10月29日到11月8日,遭遇減持的股票僅3只股票出現下跌,分別是安科生物、網宿科技和吉峰農機,跌幅都在4%以內,其余股票幾乎都有漲幅,上海佳豪在此階段上漲9.98%,銀江股份漲8.8%,中元華電漲8.3%。

有私募人士表示,有些股票在大宗交易后的第二天漲停,有些則立即暴跌,這都是市場情緒化交易帶來的影響。對于這類股票的投資,應該著眼長期,忽略短期波動。而減持價格距離市場價格不遠的,減持公告后的表現也一般會較為樂觀。另外,大股東的減持目的非常值得關注,對于為了公司發展而利用減持進行短期融資的公司可以持有,而在減持期間出現諸多利好消息的公司需要謹慎,這往往可能是出貨的誘餌。

(雷東升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