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16起並購重組已被否 監管正在明顯收緊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9-09 14:40
和訊網消息今年以來,已經有約16例上市公司並購重組事項被否決,否決率達到近10%,而去年全年否決率僅6.55%。市場認為此前盛行的「一二級聯動」重組模式已成為管理層關注焦點,「類借殼」監管正在明顯收緊。澳銀資本創始合伙人劉宇就此表示,類似模式已被少數投機套利者利用,而部分人的「一夜暴富」嚴重誤導了市場情緒,溯本清源的監管雖然來得稍晚但很必要。
實際上,近兩年,一二級市場聯動重組模式異常火爆,部分PE機構借助創投、新三板等市場瘋狂圈錢,再通過舉牌、協議轉讓、大宗交易等方式取得上市公司股權甚至成為大股東,然後介紹資產或直接將自己控制資產通過並購重組注入上市公司,賺取多重收益。
據劉宇介紹,一些機構在股災期間打着救市的幌子,在新三板等市場圈錢後抄底一些殼資源,再收購實際上並沒有太多價值的項目,這樣典型的投機行為,鑽了政策的空隙,但取得了很好的收益。
一位業內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直言,舉牌上市公司謀求控股權,而後利用自身的存量項目資源與上市公司進行對接,進而對上市公司質量進行重塑、優化與提升。如此一來,一些小市值、有產業整合空間的公司便格外入得公司「法眼」。
實際上,上述模式很多時候並沒有為二級市場投資者真正帶來好的收益,反而帶壞了市場風氣。
劉宇認為,一夜暴富的神話往往會蒙蔽人的雙眼,投機者的「成功」使很多年輕的創投公司經理想效仿這些公司,迫不及待地想上新三板掛牌融資,並和一些上市公司勾兌,通過所謂的「一二級聯動」賺取快錢。
「比如中概股回歸本身就是個偽命題。回歸的這些中概股不缺錢,在其發展過程中,納斯達克等國外資本市場完全可以滿足融資的需求」,劉宇說。
但由於國內市場「人傻錢多估值高」,一些企業開始眼紅,開始來國內市場「揩油」,其實他們拿錢並不是真正做產業,國內資本市場更多的應該是支持有融資需求的中小企業。這對市場應該是一個傷害。
「如果大家都是這個心態,最後倒霉吃虧的還是這個行業」,劉宇表示,一級市場請客,二級市場埋單的快速興起已受到監管層的注意。
據和訊網觀察,今年以來,從A股市場到新三板,從上市公司到私募基金,從並購重組到二級市場的運行細節,證監會、滬深兩大交易所對證券市場的監管力度正在顯著加強。
分析人士表示,中國金融市場是典型的散戶市場,中小投資者缺乏專業的投資經驗及能力,這種市場環境下,如果監管跟不上,市場情緒很容易受到誤導,特別是那些居心叵測的人。因此金融市場一定需要溯本清源的強監管,否則局部的陰暗面可能會導致整個市場受到傷害。目前監管層希望通過嚴格的監管篩查,能真正地把劣幣驅逐掉,使金融等虛擬經濟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目前重組風向可能正在轉變,監管重點或已從需要業績承諾保證的財務邏輯,逐步轉向產業邏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