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病獅"米高梅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11-10 08:08


“坦白地說,我不在乎。”白瑞德和郝思嘉臨別時如是說。

這句《亂世佳人》中的臺詞曾在美國電影學院評選出的“美國電影百佳臺詞”中榮膺第一。

當年一手打造此片的米高梅高層如果知道這頭曾經的“雄獅”已經敗落成一頭“睡獅”的話,定會破口大罵。

米高梅何以走向破產?


美國多位娛樂傳媒業專家和學者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不約而同地給出了他們的答案:金融套利,債臺高筑。

“米高梅只花錢制作差的電影。為什么你有差的電影,因為你有差的導演,差的演員。他們由于出售和再出售,名聲都壞了。有能力的人才希望和成功的公司在一起。這就是雞和雞蛋的關系。”紐約大學商學院教授埃文·利伯曼(Alvin Lieberman)告訴記者,“兩年前,當我們在一個電影節上看到他們(米高梅)展出的全是老電影時,我們就知道他們會輸,除非他們有真正非常成功的新電影出爐。”

一切隨風飄逝

1923年,美國電影產業遭遇危機,當時美國電影巨頭之一的米特羅電影制片公司老板馬爾克斯逆勢斥資收購瀕臨破產的獨立制片商高德溫電影制片公司,隨后又和好萊塢另一家獨立制片公司的老板路易斯·梅耶開展了合作。

1924年4月24日,米高梅電影公司成立,其名字即源于三家合作方米特羅、高德溫和梅耶(Metro-Goldwyn-Mayer)。

由高德溫公司設計的“雄獅利奧”標志在三方牽手后成為了米高梅的Logo。

《大飯店》、《綠野仙蹤》、《費城故事》、《魂斷藍橋》、《亂世佳人》、《貓和老鼠》……

米高梅曾贏得近200座奧斯卡“小金人”。

當時間撥回到2010年11月3日,一切如同《亂世佳人》原著的名字(Gone with the Wind)那樣,隨風飄逝。

由于無力償還40億美元的巨額債務,米高梅宣布破產并申請破產保護。

米高梅的債務來自經營者多次對公司進行的買賣套利。

誠然,1948年的《反托拉斯法》和此后的電視業的興起給當時的電影業帶來沖擊。自1957年首次虧損之后,米高梅一直沒能再盈利。但致命打擊始于1970年,當時美國賭業大亨柯克·克爾科里恩(Kirk Kerkorian)買下了米高梅。克爾科里恩熱衷于賭場和賓館業,他將米高梅有價值的資產套現并投入賭博業,這也就是現在拉斯維加斯著名的米高梅大酒店,該酒店系統擁有大型的賭場。

從那時起,“不務正業”的米高梅已經與電影主業漸行漸遠。

“就米高梅來說,他們只是把錢給了投資者,他們把資金從主營業務中抽離了。”量子媒體的負責人、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客座副教授埃娃·希吾(Ava Seave)告訴記者,“他們也讓公司債臺高筑。”

克爾科里恩曾兩次將米高梅轉賣又兩次買回,“雄獅”被折騰得越來越虛弱。

不愛電影愛金融

1981年,米高梅并購美國聯合藝術家影片公司,順便將該公司旗下的007品牌一并拿下,依靠著可憐的6%市場份額,公司苦苦支撐著。

2005年,當索尼公司以48億美元收購米高梅時,米高梅已經身負20億美元的債務。索尼當時看重的是米高梅影片庫里剩下的4100部片源。然而,由于網絡下載的普及,這些資源并沒有給索尼帶來良好的市場回報。過去兩年,來自米高梅影片庫或出售電影DVD等獲取的收入比之前兩年下降了近六成。

作為一家專門投資媒體行業的公司,美國維格資產管理公司總裁哈羅德·維格(Harold Vogel)告訴記者:“索尼等收購米高梅是建立在錯誤的假設上,他們認為DVD的銷售會走俏多年。事實證明并不是這樣。”維格說。

此后,米高梅每況愈下,這次申請破產保護甚至連債務利息都付不出。

“他們長久以來一直沒有穩定的公司管理層。”賓夕法尼亞商學院教授喬舒亞·艾林西博格(Jehoshua Eliashberg)對記者表示,那些管理人員似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金融領域而不是電影本身。

優秀人才和劇本不斷流失,這是連鎖效應。

《貓和老鼠》七次獲奧斯卡最佳短片獎,但其制作組和動畫創作部在一次又一次折騰中“被解散”。

在二戰前,米高梅每年可出產50部以上故事片,二戰后跌到25部左右,而近幾年只有5部左右。2007年《007:皇家賭場》和2008年的《刺殺希特勒》尚且叫座,但之后幾乎再無大回報的佳作。

大投資低回報,這也是公司近年來運作失敗的原因。《終結者4》、《本能2》即是樣本。

專家認為,版權的缺失則是另一個問題。由于多次轉手,目前時代華納老板特納擁有了米高梅大量經典影片的版權。而米高梅背后沒有大型媒體公司的資金支撐,產業鏈以及發行渠道的缺失也是導致破產的原因之一。

未來撲朔迷離

目前,米高梅進入漫長的財務重組進程。專家認為,米高梅公司申請破產保護并不意味著其電影事業的終結,新公司很有可能繼續從事電影制作發行。

經大多數債權人許可,米高梅在紐約申請按預先確定的方案進行破產重組。債權人同意免去米高梅超過40億美元的債務,以換取重組后公司95%的股權,余下5%的股權由一家小型電影電視制作公司“望遠鏡娛樂”(Spyglass)接管,該公司的始創人加里·巴伯(Gary Barber)和羅杰·伯恩鮑姆(Roger Birnbaum)將兼任重組后米高梅的聯合首席執行官。

業內認為,管理層對電影制作的重視將是米高梅重生的關鍵。

“除非他們更注重電影,而不是金融問題,我不認為它會有任何未來。”艾林西博格說。

如今,公司能指望的有007系列以及只有一半所有權的指環王系列《魔戒》前傳《霍比特人》。后者預算高達5億美元。在米高梅公司提交的破產保護申請中,有一項是請求在未來的15周內允許動用賬戶上1.25億美元的資金以保證公司的運作,其中約4000萬美元將用于這部大片的運作。

另外,新公司計劃每年推出4到6部電影,每部預算平均約5000萬美元。未來每兩年推出一部新的007電影。

與米高梅相比,好萊塢其他的電影公司境遇也不盡相同。

希吾告訴記者,如今電影娛樂業的特征就是“在經濟形勢好的時候小有增長,經濟形勢不好就完蛋”。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