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誰娶LME?最快本周揭曉 港交所與ICE兩強對決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倫敦金屬交易所 (LME) 花落誰家最快本周揭盅,目前只剩下港交所 (0388-HK) 與洲際交易所 (ICE) 兩強對決。據了解,港交所 (0388-HK) 在這場競購戰上,除了大打「中國牌」,亦向 LME 股東及會員力推「民意牌」,承諾維持 LME 傳統業務及營運不變,賣盤後避免業務「拆骨」風險。

《星島日報》報導, LME 競購戰踏入「決勝局」時刻,剩下港交所與洲際交易所 (ICE) 兩強對決。兩強出價旗鼓相當,若論經營商品市場經驗, ICE 絕對「無得輸」,但這正是 LME 股東及會員憂慮所在。


ICE 是美國第二大期貨市場,本身已有商品業務基礎,購入 LME 後定要加以整合,才能符合成本效益。因此, LME 倘成為 ICE 囊中物,恐有被拆骨之危。

ICE 去年夥拍納斯達克 OMX 集團 (Nasdaq OMX) 提購紐約泛歐交易所 (NYSE) ,雖然出價大幅拋離其他對手,但不獲紐交所董事局支持,因認為 ICE / Nasdaq 會把紐交所業務拆骨,不符其最佳利益。

LME 董事局暫定本周四 (31 日) 開會,討論是否接納主要股東推薦的競購方案。據了解,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已遠赴英倫「拉票」,爭取 LME 股東推薦港交所的方案。 LME 主要股東將在港交所及 ICE 的方案中「二選一」,繼而推薦董事局。如董事局接納方案,便會提交LME全體股東及會員議決。換言之, LME 花落誰家的「初稿」,最快有望本周曝光。

香港在商品界屬「初哥」,競購 LME 就是為了開拓商品市場,故投行界人士認為,港交所購入 LME 後絕無理由將之拆骨,反會在可行範圍內為 LME 「增值」,例如香港時區能接力倫敦時區,變相延長 LME 的交易時間。香港與 LME 「連線」後,亦可扮演橋梁「中轉」內地商品用家及資金到LME。LME股東Newedge亦向外電表示,相信港交所與中證監關係良好,應可協助 LME 在中國設倉。

不過,一日未有贏家誕生,事情仍會充滿變數。外電日前報導,雖然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CME) 及紐交所已因拒絕提價先行出局,但假如兩者改變初衷加價,隨時可重返戰圈。盛傳港交所及 ICE 的出價,介乎 11 億至 12 億英鎊 (相當於 136 億至 148 億港元) 。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