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全球城市競爭力 紐約倫敦東京前三甲 香港第10 上海超台北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2010-07-15 11:35


中國社科院公布兩年一度的全球城市競爭力排名,頭 3 位分別為紐約、倫敦及東京;今年香港躍升一位,僅次於分別排第 8 和第 9 名的新加坡和首爾,排第 10 位。內地城市排名俱有提升,上海排第 37 位,台北緊跟其後,北京則排 59 。

《星島日報》報導,調查列出全球 500 個城市競爭力的排名,紐約、倫敦及東京分別排頭 3 位,巴黎第 4 ,美國 3 個城市,芝加哥、舊金山市及洛杉磯排 5-7 位。新加坡及首爾排第 8 和第 9 位,香港排第 10 。香港、首爾及新加坡均較上一次進行的同類報告,分別各提升了一位。


研究以經濟增長等六種不同計算方法,發現歐美城市在經濟規模、發展水平及城市化,較具競爭力。中國大多數城市在全球競爭力排名上都有所提升,增長最快的城市大多位於沿海地區,大部分是港口或大城市。

上海及北京在是次報告中均比上一次提升了 9 位,上海排名第 37 位,排最高;台北緊隨上海之後,排第 38 位。北京和深圳位列第 59 位。

社科院表示,內地城市在全球的排行,一般只是屬於中游位置,部分更排到第三百名以外。但報告指出,個別城市,潛力不容忽視。

報告在全球 500 個樣本城市中選取 69 個中國城市,分別就競爭力、投入、價值體系、環境和產業鏈體系進行比較。報告指出,中國一些城市存有具大的潛在競爭力;而從綜合競爭力、經濟規模、發展水平、國際影響力、公共制度及全球聯繫等方面,香港均居於六十九個內地城市中的前列,其中,經濟規模前 10 個內地城市分別是香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等。綜合競爭力依次為香港、上海、台北、北京、深圳等。

該報告指出,未來發展極具潛力的 10 個城市,依次為西安、南京、北京、基隆、貴陽、日照、重慶、武漢、瀋陽及福州。預料經濟增長最快的 10 個內地城市,依次為鄂爾多斯、包頭、煙台、呼和浩特、東莞、中山、日照、惠州、威海、濰坊。

《文匯報》指出,在本次排名中,上海表現搶眼,雖然位列第 37 ,但是較前次已經大幅躍升 9 位,成為 50 強中進步最大的城市,不僅在內地城市中排名最先,而且一舉超越台北,並快速追近香港。

[NT:PAGE=$]

對此,報告主編倪鵬飛指出,儘管香港和上海差距在縮短,但是兩者依然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從人均收入、產業結構等各項指標來看,都存在不小的距離。最重要的是,香港所擁有的構成城市競爭力的獨特因素,比如經濟自由度、城市管理水平、金融服務業水平等,都是上海目前所不能比擬的。雖然當前國際經濟格局、匯率變化等因素將影響滬、港的發展,但是總體來說,上海要趕超香港還需要一段時間。

該報告主編助理魏劭琨亦指出,內地城市難以在短期內和香港持平,主要基於三大原因:首先,香港發展較早,經濟基礎較良好;其次是香港的制度有利經濟要素自由配置和流通;第三,公共資源配置比較完備,比如教育水平較內地發達,這也是城市競爭力提升的重要源泉。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徐明棋指出,以《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中的 6 大指標來衡量滬港,上海短期內要拉近與港距離十分困難。但雙城之間的差異化發展路徑,卻在長遠上為上海帶來相當大的機會。

徐明棋說,與香港相比,上海在金融開放度、服務業比重等方面差距明顯。香港希望成為世界自由港,因此大力發展消費經濟和服務金融,因此僅僅從指標上來看,香港至少還能確保 10 年的領先地位。

但徐明棋也強調,上海與香港的差距雖然較大,但正以緩慢速度縮小。上海若充分利用內地最大港口的優勢,以航運為核心加強各種服務功能,預計再用十年時間,上海將足以取代香港的影響力,在服務內地的同時,面向亞太地區甚至全世界。

另一方面,台北此次雖被上海趕超,但依然入圍 50 強,且由前次的 41 名升至 38 名。魏劭琨認為,台灣先於大陸發展,因此在效率、效益與環境等方面領先大陸。

但近年來,台灣以外來加工貿易為主的產業發展格局亦面臨轉型的陣痛,同時隨著大陸經濟的強勢崛起,大陸對世界經濟資源的吸引,也對台灣形成不小的競爭。不過在台灣各大城市中,台北的經濟基礎、科技創新能力都比較良好,因此依然能保持相當強勁的競爭力。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