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光伏圈地

鉅亨網新聞中心


宋愛珍在展館里踱起了步子。

這是5月6日在上海舉辦的一個國際太陽能光伏展,作為中節能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節能)副總經理,宋參加了這個展會。

雖然貴為央企,太陽能光伏產業的這碗飯并不好吃。

自去年3月以來,國內即掀起了投資太陽能電站的熱潮,中節能、尚德、賽維,甚至五大電力集團紛紛派員到全國各地跑馬圈地,他們與各省政府頻繁接洽,磋商在當地投資設廠、發展光伏光熱等太陽能產業的計劃,其中尤以青海、甘肅、寧夏和內蒙等西部省份圈地最多。


面對巨頭們的競爭,宋愛珍在會上透露,“中節能正在結算寧夏(兩個光伏項目)的電費,下一步肯定還會加大國內市場拓展的力度。”

此前的4月9日,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了寧夏四個光伏發電項目的臨時上網電價——1.15元/千瓦時,其中有兩個是中節能投資建設的。

這也是去年6月公布敦煌光伏電站上網電價后,國家發改委首次公布新的光伏發電項目上網電價,盡管它是臨時性的。

1.15元,記者跟中節能內部人士交流,這個價格雖然比國際市場價格低很多,但對于投資商來說至少不虧錢。

寧夏突破:先發電再談價錢

此次獲得國家發改委電價批復的,是寧夏發電集團太陽山光伏電站、寧夏中節能太陽山光伏電站一期、華電寧夏寧東光伏電站、寧夏中節能石嘴山光伏電站一期發電項目,它們都將以1.15元/千瓦時與國家電網結算電費。

有知情人士稱,中節能石嘴山光伏項目自去年國慶節投產,直至今年3月前的半年時間內,它未收到一分錢電費,因為它們和電網公司都不知道按什么價格結算。

據了解,中節能石嘴山光伏項目位于寧夏石嘴山市,規劃占地面積2平方公里,是由中節能與無錫尚德共同投資建設,項目規劃建設50MW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總投資25億元。其中一期項目10MW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投資2.45億元,共安裝多晶硅電池板37000多塊,支架基礎15260座,已于去年10月1日建成,并實現并網發電。

太陽能電站的選址需重點關注太陽能資源、未開發土地面積、輸電網絡條件和用電市場等多個條件。

2009年5月,中科院電工所發布了一份報告——《關于加速開拓中國國內光伏市場的激勵政策與措施的研究及建議》(簡稱電工所報告)。

該報告指出:我國太陽能輻射一類地區包括青藏高原、甘肅北部、寧夏北部和新疆南部地區,其全年日照時數為3200-3300小時,年輻射量在1860-2330千瓦時/平方米;二類地區包括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青海東部、甘肅中部、內蒙南部,其全年日照時數為3000-3200小時,年輻射量在1630-1860千瓦時/平方米;國內其他地區分別被納入三四五類地區。

其中一二類地區都適宜發展大型并網光伏電站,只是因其太陽能輻射量不同,單位發電量高低不同罷了。

“寧夏光照資源充足,北部荒漠廣闊,電網條件優越,無疑會吸引眾多光伏投資者的目光;且光伏電站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當然是自治區政府愿意大力推動的重點項目。”寧夏發改委巡視員馬堅對記者說。

2009年3月,中節能攜手無錫尚德與寧夏發改委簽署了項目建設的意向書,并于當年5月27日就工程設計進行了公開招標。彼時,國家發改委并未公布正式電價。據馬堅介紹,寧夏方面在跟中節能等投資者溝通時,即比照敦煌項目電價,承諾了保底電價1-1.2元/千瓦時。

這個價格雖然在國內眾多光伏企業看來,是無利可圖的,然而卻較當地實際執行的脫硫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0.3元/千瓦時已高出不少。

“當時,國內光伏電站圈地熱潮正在全國各地上演,無錫尚德、江西塞維、華電、中節能等都在籌劃建設光伏電站。為了吸引它們在當地投資,很多地區都給予了土地無償劃撥、發電優先并網、電價扶植等政策,我們也不得不先期推出一些優惠扶植政策。”有寧夏地方官員說。

對于此次如何獲得國家發改委電價批復的過程,宋愛珍、馬堅等均不愿多談,但其電站已投產的現實無疑是獲得突破的重要砝碼,“誰也不能坐視白發電情況的長期存在。”上述知情者說。

在此次國家發改委的批復中明確指出,包括中節能尚德石嘴山光伏項目在內的四座電站,其高出當地脫硫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的部分,將納入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分攤——這意味著為了支持其發展,國家將為其目前的高成本“買單”。

光伏產業鏈的誘惑

在國際市場中,光伏電站的運營往往被視為“回報穩定的”公共事業,其性質與燃氣管網、公路收費等類似,不可能有太高的利潤回報,更不可能大幅推動地方GDP的增長,因此在歐美等成熟市場,光伏電站的投資者往往是追求穩定回報的退休基金。

“上網電價1.15元/千瓦時,我們的利潤率也僅有5%左右,其實是在給銀行打工。”宋愛珍也證實。

然而它卻成了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重頭戲,因為一座光伏電站的投產往往會帶動包括多晶硅、電池組件等在內的光伏制造企業的落戶,這對于地方GDP的推動、就業機會的增加有著重大的意義;況且對于很多欠發達的西部省份來說,建設光伏電站——帶動本省光伏制造業發展的過程中,光伏發電的高昂成本最終將由中央政府買單,而拉動地方經濟的成果將給當地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上述電工所報告指出,到2020年國內光伏電池產量若達到1.2GWp-30GWp,則就業機會將為60-150萬人,創造利稅約為1640億元-3450億元。

在寧夏,隨著多個光伏電站的立項、建設、投產,國電寧夏太陽能公司、寧夏陽光硅業公司、寧夏發電集團、寧夏隆基硅業公司等光伏設備制造企業紛紛上馬。

來自當地的消息稱,僅石嘴山市到2015年多晶硅年產能即達到1萬噸,成為國內主要的多晶硅生產基地;單晶硅產能5000噸,成為國內主要的硅料生產基地;到2020年,光伏材料產業產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多晶硅年產能達到2萬噸,成為世界主要的多晶硅生產基地。

一旦這個目標得以實現,即意味著到2020年寧夏GDP將實現翻番——國家統計局公報顯示,2009年寧夏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僅為1334.56億元。

青海攻略:抓住施正榮

出于同樣的目的,全國其他省區也在積極推動當地光伏電站的落戶與建設,其中青海領導的思路頗具代表性。

早在2006年前后,青海省政府就開始籌劃打造光伏產業基地。鑒于底子薄的省情,時任青海省省長的宋秀巖女士即決意筑巢引鳳,她首先將目光瞄準了無錫尚德,這家公司打算在西部建立自己的多晶硅生產基地——亞洲硅業。

“2006年尚德已經和都江堰市政府達成了投資意向,然而宋省長卻用她的誠意打動了施正榮博士。”2009年9月一位參與亞洲硅業投資決策的人士回憶說。

據他介紹,當時宋秀巖來到無錫,希望與施正榮見面,然而施正榮卻在浙江出差。為了能夠爭取尚德對青海的投資,宋秀巖隨即又親赴浙江拜訪施正榮。

“那是位省長,而且是國內唯一的一位女省長——施博士感動了。”上述人士感慨道。

當然,尚德在青海的投資也享受到了巨大的政策優惠,其中包括電費優惠等對多晶硅生產企業成本影響巨大的關鍵政策。2009年1月亞洲硅業正式投產,成為尚德重要的原料供應商,由此青海省也獲得了一個新的財稅來源,千余名當地員工有了自己的工作。

隨著光伏電站建設熱潮的到來,青海省政府有了更多籌碼。

青海是我國太陽能高值區,擁有20萬平方公里未利用荒漠面積,是國內建設光伏電站最好的地區。其中柴達木盆地又是當地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它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西倚阿爾金山,北臨祁連山,南為昆侖山,總面積達22萬平方公里,年日照時間高達3200-3600小時之間,年總輻射量可達7000-8000兆焦耳/平方米。

“在相同條件下,這里建設光伏電站較毗鄰的甘肅、新疆能多發15%-25%的電量。”當年7月青海省發改委“光明辦”陳謙處長對此頗為自豪:“這里資源條件、土地條件都太好了,尤其是在柴達木盆地。由于國家上網電價尚未確定,因此目前興建項目并不大,帶有實驗的性質,一旦電價確定,這里會迅速掀起投資熱潮。”

據他介紹,已上報省發改委的光伏項目多達7個,其中包括:在柴達木盆地東南緣的錫鐵山鎮中廣核建10MW光伏電站;國電和大唐也同樣選址柴達木盆地,分別在德令哈和格爾木建設10MW及5MW光伏電站等等。

“以3萬元/千瓦投資計算,這些項目的直接投資總額即達20億元以上。”陳謙說,就此青海將成為國內重要的光伏電力輸出基地。

“1960年代大慶成為國家的能源中心,并帶動了黑龍江石化工業大發展;三峽電站竣工后,重慶迅速成為了西部經濟增長的龍頭;下一個機遇就是光伏,青海必須抓住這次機遇。”當年7月青海省科技廳廳長解源充滿激情地向記者描述自己的構想。

何時買單

然而達摩斯之劍仍高懸在中國光伏產業頭頂,它時刻會摧垮這個襁褓中的“嬰兒”,它就是遲遲未能公布的正式光伏上網電價。

我國用于補貼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的資金,主要來源于電力銷售中每千瓦時征收的2厘電價附加費,但其補貼范圍包括風電、太陽能發電及生物質發電等多種可再生能源。今年2月2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發電總量37146.5億千瓦時,以此計算目前我國可用于補貼可再生能源的資金約74億元。

“如果光伏上網電價高,則意味著能得到補貼的項目總量小,反之光伏電站投資商又沒有投資的積極性,這正是目前光伏上網電價遲遲未能出臺的原因之一。”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專委會秘書長吳達成說。

然而投資者是逐利的,前景不確定時是不會正式啟動投資的——畢竟像中節能石嘴山光伏項目這般敢于先建設的光伏項目不多,上文中提到的錫鐵山鎮中廣核建10MW光伏電站于2009年8月宣布啟動建設,然而時至今日,卻尚未建成。

有青海當地人士透露,之所以進度較慢,除了氣候等原因外,也有等待正式電價的因素,其實光伏電站的建設周期一般就是3個月左右。

然而在很多業內專家看來,目前出臺正式上網電價的概率不大,“國家發改委顯然希望能夠利用歐美成熟市場復蘇的機會,進一步提升我國光伏制造業的水平,以實現光伏發電成本的進一步降低。”宋愛珍透露。

據了解,金融危機后,德國、西班牙等國光伏補貼政策被暫停,隨之我國光伏企業的開工率大幅下滑,然而隨著一系列經濟刺激計劃的實施,從去年下半年起,國際光伏市場已經開始復蘇;同時美國、意大利等市場也開始擴大,這給對外依存度達98%的中國光伏制造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商機。

隨著光伏制造業產量的不斷提升,光伏發電成本已開始明顯下降。

一體化光伏產品供應商——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即表示,“2010年實現1元/千瓦時的上網電價”,這較去年敦煌電站競標時的平均價1.5元/千瓦時已有了很大的下降。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