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銀行靠什么再融資

鉅亨網新聞中心


4800億元。

這是記者獲悉的10月份銀行新增貸款數額,其中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為2196億元。

工商銀行(601398.SH,1398.HK)為711億元、農業銀行(601288.SH,1288.HK)為601億元、建設銀行(601939.SH,0939.HK)為490億元、中國銀行(601988.SH,3988.HK)為394億元。

如此算下來,離2010財年結束還有兩個月,留給中國各家商業銀行的貸款余額只有一萬億元左右。


從上市銀行三季報看,以剩下的時間和信貸額度,幾乎很難扭轉2010年三季度凈息差環比下降的局面。

貸存比管理目標(75%以下)使得各家商業銀行面臨吸收存款的壓力,對于信貸超標的銀行,新業務以及機構被禁止入內、差別化存款準備金率等懲罰措施相繼運用。

現在的高貨幣供應量是存量滾動的,大量的資金游蕩在市場中,而不在銀行里。由于通貨膨脹的壓力加大,央行在環比投放增量上已經開始逐步下降。

二、三季度的資產負債表顯示,銀行依靠規模增長支撐業績增長。但,沒有存款支持而信貸投放過高就會導致貸存比高于監管要求。在吸收存款乏力的情況下,只有以騰挪資產、負債的方式,勉強滿足貸存比和資本新規。這也是浦發銀行(600000.SH)迫切需要中移動入股的主要原因。

如果不能吸收足額存款,如何維持總資產的擴張?如果只是在現有貨幣中獲取資金,再貸款而賺取息差?沒有規模的支撐銀行靠什么來提高業績環比增長?

如果做不到,那么銀行股估值將再次下移,之前20%左右的漲幅將在失望中消失。而這不是所謂“估值壓至極限而必將反彈”的因果邏輯。市場只是在告訴央行,大量閑散資金、原有產業資本在市場游蕩,收縮流動性勢在必行。

如何才能提升估值,這是現在眾多銀行高管們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答案是內生增長,提高資本使用率、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目前由于貨幣環比投放量無法體現在資產爆發增長后的資產負債表上,貸款無法派生存款,這些又談何容易。

騰挪資產負債

除去下半年才上市的農業銀行和光大銀行(601818.SH),三季度只有北京銀行(601169.SH)和中信銀行(601998.SH,0998.HK)的存款環比增幅低于貸款增幅。

這兩家總行位于北京的銀行的共同特點是以對公業務為主,零售業務收入占比偏低。存款的增長乏力說明貸款派生存款已經非常弱。中信銀行(601998)的高層也表示,今年存款在貸款規模受限的影響下放緩屬于正常。

連貫來看,二季度中信銀行的大部分存款增長都集中在后端,很可能是“臨時性”吸收的存款,以滿足今年上半年末75%的貸存比要求。雖然這給中信贏得了一定時間,但也意味著如果中信要增加三季度及以后的規模,就必須留住二季度末吸收的“臨時性”存款,并且實現存款的內生增長,以保持其貸存比在75%以下。

三季度資產負債表增長乏力的背后很可能是中信以存款的內生增長取代三季度吸收的臨時性存款。

三季度存款增長乏力,中信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增長受到抑制。瑞銀證券認為其原因可能是二季度末銀行吸收的“臨時性”存款外流所致,這很可能抵消了三季度銀行的內生存款增長。這導致中信銀行的凈息差升幅不大。

中信銀行是以對公業務、息差收入為主營收入銀行的縮影。

三季報一個顯著特點是,上市銀行同業負債來源出現較大變化。整體同業負債較年初增長8%,其中大銀行、股份制和城商行分別較年初增長2.3%、15%和133%。其中,北京銀行(601169)增長248%、寧波銀行002142.SZ)增長115%、興業銀行(601166.SH)增長95%,南京銀行(601009.SH)、浦發銀行和民生銀行(600016.SH,1988.HK)增長都在50%左右。

如果將貸款派生存款與銀行高息攬儲使貸存比達標聯系在一起來看,銀行開設的眾多營業網點當然希望做更多的零售業務,吸收更多的存款,而不希望花費更多的成本或者買賣自有資產來獲取資金。

這說明資金不愿意放在銀行中被負利率侵蝕,同時銀行的理財產品已沒有吸引力。

大量的資金游蕩在市場中,而不在銀行里。在貸存比要求的壓力下,規模增速支撐業績增長的方程已失效。

而資產負債的變動直接影響到銀行凈息差的變動。

上市銀行三季度平均凈息差約為2.43%,較二季度上升0.01%,較2009年末上升0.05%。其中,大銀行由于資產收益率提升幅度大,凈息差較中期提升0.03%至2.34%;股份制銀行由于負債成本上升,凈息差略上升0.01%至2.49%;城商行則由于低收益率的同業資產負債業務大幅擴張,導致較高凈息差出現下滑,平均較年初下降0.13%至2.46%。最主要的就是,城商行生息資產收益率提升幅度低于付息負債成本率上升幅度,導致整體利差有所下降。

對比銀行生息資產與貸款和付息負債與存款的變化可以發現,6家上市銀行(北京、興業、民生、寧波、華夏和南京)的生息資產高于貸款、付息負債高于存款,它們的息差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這些都是在上市銀行中總資產規模較小的銀行。存款的減少導致貸款的減少以致派生存款的減少。但為了保證息差上升提升業績增長,銀行又不得不進行資產、負債的騰挪。但空間已十分狹小。

在凈息差環比上升的銀行中,有工商銀行(601398)、中國銀行、建設銀行(601939)、浦發銀行、中信銀行和招商銀行(600036.SH,3968.HK)。

一樣以對公貸款為主的浦發銀行相關人士表示,在信貸調控背景下,議價能力提高和季度票據貼現余額的大幅下降,是凈息差上升的主因。但是,記者從報表中并不能找出更多支持息差上升的數據。

目前,同為大張旗鼓增加中小企業貸款的民生銀行(600016)和招商銀行(600036),前者的凈息差是環比下降,后者是上升。民生下降的原因就是存款不足導致付息負債的壓力加大。

加息助力再融資

“大型國有銀行只是還不愿意與我們競爭,如果加入同一個跑道比賽,即便我們在前方很遠,但是只要它一開始在跑道上跑步,就會馬上超越我們。”一位股份制銀行的研究員坦言。

的確,與大多數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凈息差下降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工、建、中三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凈息差都有所上升,上升的幅度都在2-3個BP之間。

10月20日央行加息,活期存款利率并未調整,而銀行一年期以上存款占比在10%以內,雖然長端存款利率上調幅度較大,但銀行資金成本并未顯著上升。具體而言,此次加息提升大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凈息差分別為4BP、5BP和4BP對上市銀行凈利潤正面影響在1.4%-5%。

在銀行中間業務收入還不能支撐銀行大部分收益的情況下,息差收入是衡量銀行盈利多少的唯一指標。

在諸多業績交流會上,銀行高管都表示,隨著央行加息,貸款利率將隨之提高。更有銀行表示,80%以上的貸款將在11月開始重新定價。

采購經理人指數已連續3個月上行,但實體經濟是否真正過熱,產業資本是否都在進行產業投資,從銀行的報表中并沒有看出更多的跡象。

但是加息至少可以保證一定資金流入銀行從而降低付息負債成本,同時貸款利率上升也能提高銀行的貸款收益率和凈資產收益率。

“只有各項盈利指標提高了,才可以順理成章地向市場融資。”一位銀行行長向記者闡明當前的融資環境。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