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遭遇童工 監管不力引深思
鉅亨網新聞中心
蘋果在對全部156家供應商和生產合作伙伴的審計報告中承認,發現了包括連續工作時間、加班費以及處理危險廢料等諸多違規行為,包括中國工廠的薪水支付、福利、環境等問題。其中有6宗目前存在的和13宗過去使用未成年勞工的案例,另有67家工廠在規章中要求扣留員工薪酬,蘋果發現后要求供應商進行了支付。關于福利待遇方面,蘋果發現68家供應商未提供法定的福利(保險、免費體檢等),56家未采取措施防止歧視懷孕員工,52家未采取措施防止歧視攜帶乙肝病毒員工。(北京青年報)
蘋果供應商存在大量違規行為并非秘密,并且使用童工也是一個老問題了。雖然蘋果多家供應商使用童工這個舊問題讓我們十分汗顏,但我們還是要問,既然早就存在,為什么一直不能解決呢?相信蘋果公司也很想知道答案,而不是一次又一次的更換個別供應商就能了結的。畢竟美國公司不能代替中國監管機制來行使職權,除了更換極少數的供應商,就再也沒有其他措施可行,只能嘆息一聲鞭長莫及了。
蘋果的審計結果暴露的是某些監管政策的漏洞,也反映了不少企業的管理缺陷,根據美國公司的標準規則,此類事件有著太多的不合理因素,以及違規操作,這的確夠某些部門狠狠地反省一下了。為什么作為我們自己的企業不能夠及時發現,而需要一個跨國公司來提醒那么多的不足?
筆者曾經有位非常感性的國際貿易老師,整節課他一改往日的條例、協議,拋開了CFR、CIF等,只是講述了何為“國際貿易”。簡單的說,就是“我們以后不在家里小打小鬧了,要出去和其他大大小小的家庭你來我往。”為了保證家庭間彼此的互通不出差錯,因此才建立了一系列的接洽原則和規矩,不至于引發混亂。
國際貿易條例又是如何制定的呢?當然是根據各國的實際情況,對外平衡后才得出的結論,但這個前提條件必須是正確的,是我們將內部問題消化后展現給對方的合理狀態。否則長久與對方合作的不合拍只會越來越加深,產生惡性循環,比如蘋果公司也不希望總是的不斷更換已熟悉供應商,為了找到守則的供應商而再花費人力才力進行新一輪篩選。
不穩固的合作長此以往終將無疾而終,如果我們不能管好自己的家,又如何讓別的家庭產生信任,贏得對方的尊重?做好自己也是信守諾言的一種,這樣才能不辜負雙方彼此的信任。期望勞動用工等部門嚴格監督,勇敢的面對匱乏的制度,公平的對待勞動者,做好自己,在國際上爭一回臉。
芒露中國經營網專欄作者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