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貸"創新潮"頻遭監管冷遇
鉅亨網新聞中心
4144家!貸款余額3700億元!起步僅三年的小貸公司正不斷刷新著各項經營數據。然而,融資難已經越來越成為其發展路上的桎梏。2011年5月,央行副行長曾公開表示,小貸公司可考慮資產證券化以解困資本金來源不足;是年7月,重慶金融資產交易所上線小貸資產收益權憑證,被視為破冰之舉;11月,安徽省也積極跟進。但12月,尚未鋪開的試點即被監管層間接叫停,這已不是小貸公司融資創新第一次被叫停。對小貸公司融資創新,地方熱與監管冷形成鮮明對比。為何監管層頻頻出手?小貸行業如何沖破資金瓶頸?
“政策上只要沒有禁止的,先嘗試一下再說。”某小額貸款公司(以下簡稱“小貸公司”)總經理表示,小貸公司當前面臨嚴重的融資困境,“一定要突圍”。
融資困境背后的驅動力是小貸公司的高速擴張。據第二屆中國小額信貸機構聯席會年會上發布的《2011中國小額信貸機構競爭力發展報告》顯示,2011年小貸公司以平均每個月成立150家的速度發展。且2011年,小貸公司新增貸款余額2000億元,“甚至超過民生銀行的1600億元”。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黨組書記、部務委員會副主席焦瑾璞感嘆,在總體放貸量上,小貸公司已“八分天下,占其一”。
然而,小貸公司融資突圍并不順利。近日,銀監會針對“地方試水的小貸資產證券化”向銀行提出風險警示,而在不久之前,涉及小貸公司的信托產品已經被口頭通知叫停。“銀監會對小貸公司沒有直接監管,但通過信托、銀行間接堵死了融資通路,如果監管層的態度沒有放開的話,小貸公司的融資不會有太大的突破。”上述小貸公司總經理說。
融資突圍屢屢受挫,重慶瀚華小額貸款公司(以下簡稱“瀚華小貸”)董事長張國祥對《中國經營報》記者直言:“監管層對創新的耐心還不夠!”
“融資創新”再受挫
近期銀監會向銀行業下發通知,考慮到小貸資產證券化存在的風險與問題,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參與此項業務。
2011年7月19日,瀚華小貸等三家小貸公司近1億元的信貸資產收益憑證(以下簡稱“小貸憑證”)正式在重慶金融資產交易所(下稱“重慶金交所”)上線交易。這是小貸公司信貸資產首次試水證券化。(見圖示)同時,由于資產證券化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較高,十二個月期收益率甚至達到9%,受到了市場的普遍歡迎。據了解,第一批產品上市后該產品僅7分鐘就銷售一空。目前,重慶金交所已累計為13家小貸公司發行16款總計達4.7億元的小貸憑證。
以創新融資渠道扶持小貸公司發展的重慶模式很快就有了跟隨者:2011年11月,安徽省表示將通過省屬國有金控集團國元集團旗下的國元投資引入戰略合作伙伴,成立小貸公司管理平臺,并通過這一平臺提升旗下控股的小貸公司資產質量,最終將小貸公司債券打包出售。
然而,蜜月還未真正開始,來自監管層的哨聲已經響起。有消息人士表示,近期銀監會向銀行業下發通知,“考慮到小貸資產證券化存在的風險與問題,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參與此項業務,且務必審慎管理與小貸公司的業務合作,切實做好風險預警監測與防范工作。”
不過,多家接受記者采訪的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銀行并沒有銷售此類產品,而且將來也不太會接受,“這些資產的風險性很高,與銀行要隔離開。”某股份制銀行廣州分行行長表示。
從國際慣例來看,資產證券化主要應用于一些期限較長、風險相對可控、收益比較穩定的信貸資產,比如個人住房貸款和公用事業貸款等。因此,在上述行長看來,小貸公司根本就不符合證券化的條件,“風險五花八門,難以標準化,怎么可能證券化?如果小貸公司貸款證券化,就變成有毒資產。小貸公司放貸1億元,然后再把它打包證券化,這樣做是讓有毒資產蔓延。”
據了解,考慮到風險防范,目前銀行對與小貸公司的資金合作都比較謹慎,主要還是以拆借資金為主,而“信貸資產證券化目前還沒有相應的規范出臺,此類產品如果反復買賣,打包進入投資產品,很可能會誘發系統性風險。”某城商行副行長告訴記者。
不過,重慶金交所的相關人員卻對記者回應稱,小貸憑證與資產證券化是有區別的,而且該交易設立了做市商、交易商、評估、擔保機構等多個環節的防范機制,有了完備的風控措施。
參與重慶金交所第一筆業務的張國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銀監會風險提示主要針對銀行,小貸憑證還可以賣給其他機構。“政策對創新的容忍度需要有點耐心,我們不要過早下結論。”張國祥說。
地方熱與監管冷
地方對小貸公司的發展是非常鼓勵的,但監管層的態度卻最終決定了小貸公司融資創新的現實可行性。
嘗試“資產證券化”并非小貸公司融資突圍的孤例,伸向各個機構的融資觸角一直在不斷試探,但卻屢次被銀監會斬斷。
如此前信托公司剛剛留意小貸產品,就被銀監會嚴聲叫停;上述小貸公司總經理也曾經計劃把手中1億元的信貸資產打包賣給某資產管理公司,最終由于監管介入而未能如愿。
與銀監會的嚴防死守相比,地方金融辦對小貸公司的融資創新則是鼓勵和開放的態度。
此前發行的幾款小貸信托產品中,不乏地方金融辦的牽線搭橋;而在黑龍江省修訂的小貸公司管理辦法中,也把小貸公司的業務范圍由原來的小額貸款這一項擴展為小額貸款、資產轉讓、同業拆借等。該省金融辦主任商慶軍表示,“地方金融辦還是希望小貸公司在防范風險的前提下,加強業務創新,取得更好的經營成效。”
據了解,小貸公司通過將信貸資產收益權出售給重慶金交所的做市商,做市商再將其證券化后放入交易平臺進行公開交易,如此一來,小貸公司便可提前獲得一定比例的資金收益,加速了資金流動,從而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資金瓶頸問題。
并且,“小貸公司要想發行‘小貸資產收益權憑證’,必須經過所在地的金融辦同意。”上述重慶金交所的相關人員說。
“一方面服務了地方企業,服務了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地方發展現代金融服務業,小貸公司是一個切入點,而銀行等大型機構都是中央主導的。”無錫市金融辦副主任侯海峰表示,地方對小貸公司的發展是非常鼓勵的。
但監管層的態度卻最終決定了小貸公司融資創新的現實可行性,上述小貸公司總經理表示,“銀監會對小貸公司沒有直接監管,但通過信托、銀行間接堵死了融資通路,如果監管層的態度沒有放開的話,小貸公司的融資不會有太大的突破。”
監管層的態度也被不少專家詬病,“當時一拍腦袋讓小貸公司從民間高利貸的灰色中合法脫身,但是野蠻生長起來又不管不顧。”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