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北京近50宗熱點地塊即將入市 大部分為住宅用地

鉅亨網新聞中心


昨天上午10點,市國土局二樓的土地拍賣大廳內,海淀區小營居住用地進行現場投標。因9月底該地塊的相鄰地塊投標當天曾引來首開、保利、金地等7家知名開發商爭奪,并最終已接近1.4萬元/平方米的樓面價成交,因此,該地塊在此前曾被業內人士認為又將是一塊“熱點高價地”。

而昨天的投標現場讓人意外。寬大的拍賣大廳內,冷冷清清,僅有3家開發商來到現場,向小營地塊拋出橄欖枝,數量剛夠開標條件。而從招標底價及開發商最高報價來看,除去該地塊配建的政策房面積,三家開發商中最高報價折合樓面價為8802元/平方米,相比9月底相鄰地塊成交樓面價,回落明顯。

9月29日多部委再次出臺多項調控新措施后,北京土地價格明顯下挫:北京市土地中心網站的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9月的北京住宅類土地供應樓面均價為8565元/平方米,而9月29日多部委再出新政后,即10月至今,北京居住地塊樓面成交均價已經下調到了5657元/平方米,一個多月的時間下跌了近3000元/平方米。

上輪樓市調控期“低價地”如今成“高價盤”


購房人:“低地價并不能帶來低房價”

值得關注的是,北京市土地中心網站的公開信息顯示,自本月起,北京將進入住宅用地供應高峰期,近50宗地塊將于年內上市,其中大部分為住宅用地。那么,這些即將入市的住宅地塊成交價會繼續跌勢嗎?低地價是否能保證未來這些新盤開盤時“低房價”銷售?對此,昨天接受采訪的二十多位購房人和業內人士的回答非常干脆且一致:“低地價并不意味著未來賣低價,上輪樓市調控期即2008年出讓的低價地,如今都無一例外地成了高價房。”

被購房人和業內人士舉例最多的是2008年12月即上一輪樓市調控周期取得土地、今年新政后開盤銷售的通州樓盤新華聯運河灣。今年開盤的新華聯運河灣銷售均價為2.1萬元/平方米。而從北京市土地中心網站的公開信息不難查到,2008年12月,該樓盤開發商拿地時的樓面成交價為2502元/平方米。顯然,低地價并沒有讓地塊的開發商在開盤銷售時“低價”銷售。

土地中心網站的公開信息顯示:上輪樓市調控周期,即2008年,調控政策最密集的時候,北京樓市最先變化的也是土地市場,出現了非常明顯的土地出讓底價和成交價雙雙下降的現象。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也是近年來北京土地成交價格最低的一年——合計成交的56宗住宅類地塊平均樓面成交價為3795元/平方米,創歷史新低。

根據土地中心網站2008年土地成交信息,再對照眼下在售樓盤的相關售價會發現,2008年的“低價地”如今成了“高價盤”的數不勝數:房山天恒樂活城,當年樓面成交價為1580元/平方米,如今平均售價為1.2萬元/平方米,地價房價比為13.2%;東四環和京承高速旁的紅璽臺,當年樓面成交價為11267元/平方米,如今平均售價為6.4萬元/平方米,地價房價比為17.6%。

可以看出,土地市場并非決定房價的根源,2008年的低價土地恰好是2009年下半年以后的主要供應量,在目前還有銷售的部分項目,兩年前拿地成本甚至不足銷售價格的12%。而6個項目中不足兩成土地成本的項目就達到了3個,可見低價地并不能帶來低價房。認為地價下跌就能夠帶來低房價的想法未免天真,調控期內大量上市地塊低價出讓,土地價值沒有得到合理體現,政府收益受損,未來的購房人也不能從中獲益,贏家似乎只有開發商。

近50宗熱點地塊即將入市 應防止“現象”重演

市土地中心此前公開的信息顯示:本月起,北京將進入住宅用地供應高峰期,近50宗地塊將于11月和未來的12月份上市交易,其中大部分為住宅用地。北京市土地中心網站公布的信息顯示,即將上市出讓的居住地塊包括兩類:一類是成熟區域的成熟地塊:要包括朝陽區高井兩地塊、海淀區西北旺地塊、豐臺區大紅門地塊。新盤供應一直較少而購房人又比較青睞的海淀區有兩宗居住地塊,都在西北旺“唐家嶺”地區,一宗為規劃建筑面積近19萬平方米的海淀區西北旺北C1地塊居住項目用地,另一宗為規劃建筑面積9萬多平方米的海淀區西北旺鎮中心C3地塊居住、托幼及中學用地用地,兩宗地塊都將從本月15日開始投標。另一類是遠郊區熱點地塊,主要包括房山長陽、通州梨園等區域的地塊。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