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臺灣"大選"現場直擊

鉅亨網新聞中心


14日,時近晚八點,臺北市,馬英九競選總部所在的國民黨黨部大樓前,人群水泄不通。巨幅的競選廣告畫幅高高垂下,幾乎遮住整個大樓。在廣告中,馬英九和搭檔吳敦義雙手抱胸,笑意盈盈地看著前方。

到此刻,大部分選票已經開出,馬英九篤定連任。幾個小時前還有些忐忑不安的人群,現在完全放松,歡聲笑語不斷。演講臺上,女主持人興致盎然,一遍遍地引導臺下人群為馬英九的入場進行彩排。

預報中早就該下起的雨,等到了投票結束,終于按捺不住地下起來。雨越下越大,偏偏就在此時,馬英九進場了。人群頓時大亂,之前的彩排早就被拋到了腦后,所有人全都歡呼站起,尋找一個最好的角度,來分享這個勝利的時刻。

這場勝利的確得來不易。


馬英九的競選連任艱苦得出乎預料。即便在馬英九的民進黨對手去年四月成軍,選戰正式開打之前,很多人都相信,馬英九將會輕松贏得連任。

在四年前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馬英九大勝民進黨17個百分點,兩百多萬票,這是選舉中少見的“山崩式”的勝利。經此一役,民進黨頗有潰不成軍的勢頭。盡管在兩年前的地方政權選舉中,民進黨仍然展示出其實力,頗有斬獲。而此次大選,馬英九挾在任臺灣地區領導人的聲勢和資源,面對的又是一位幾乎毫無選舉經驗的對手,照常理應該擁有明顯優勢。

但是,這場選舉卻打得難解難分。在選前民調中,馬英九與對手的差距都未能顯著拉開,甚至有些民調還預言民進黨或以微弱優勢勝出。很多分析人士相信,雙方最后的差距將不超過5%也就是十幾萬票的出入。

造成這種局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臺灣過去幾年中受國際大勢拖累,經濟不景氣,民眾不滿,馬英九及其團隊也因此遭受頗多壓力和責備。馬英九當年因“溫良恭謙讓”的特質而被譽為形象清新,現在則因此被不少人疑為優柔寡斷、缺乏魄力。

與此同時,對手民進黨展現出了頑強的生存能力。在2008年的選舉,當時的民進黨受陳水扁拖累,被認為幾乎跌入谷底。即便如此,民進黨仍然獲得逾四成選票。

民進黨選擇蔡英文迎戰馬英九,也透露出其求變的努力。

蔡英文只不過在五年前才加入民進黨。蔡英文“富二代”出身,有洋博士頭銜,之后學而優則仕,由大學教授而從政。蔡英文與民進黨氣質并不契合,反而略微顯得有些害羞模樣。而正是她的另類,反而掀起一陣旋風,讓馬英九的選戰步步心驚。觀察蔡英文的造勢活動,她的支持者富有激情,并且吸引很多年輕的都市選民。

相形之下,由國民黨主導的泛藍勢力也在同樣經歷轉型,而這個“百年老店”的轉身有些遲緩。2000年,國民黨首度失去政權,主因就是宋楚瑜當年脫黨參選,連宋相爭,阿扁得益。12年過去,國民黨仍然要面對當年同樣的難題,面對不老的戰將宋楚瑜。

宋楚瑜的參選并非因其志在臺灣地區領導人大位,而是為了其政治血脈的延續。根據臺灣的新選舉安排,在此次選舉后,如果政黨未能拿到5%的選票,將失去之后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提名權。如果這樣,則意味著宋楚瑜的親民黨徹底泡沫化。相反,如果獲得足夠政黨票,并按其比例獲得一定議席,親民黨則可以在立法機構組成獨立黨團,扮演關鍵少數的角色。也因此,宋楚瑜此戰一直奮戰到底,并且在選戰中主打同出蔣經國門下的馬英九,其意昭然,就是為爭奪泛藍的選民。

如果說馬英九的選戰受制于民進黨的轉型和泛藍的分裂,蔡英文的步子同樣也還跨得不夠大,民進黨的轉型還不夠徹底。在此次選戰中,在兩岸議題上,蔡英文未能跳出民進黨長期的意識形態的束縛,拒絕接受“九二共識”,試圖以“臺灣共識”的籠統提法回避質疑。但是,這一策略并不成功。

兩岸局勢的緩和,堪稱馬英九在四年任內的最鮮明成就。更多民眾在兩岸交往中受益,或許讓民進黨操縱兩岸議題的機會不復存在了。

依靠兩岸議題,馬英九終于得以在最后關頭突圍,讓混沌膠著的選情變得清晰。馬英九的支持者在大雨中聚集不散,終于等來這一時刻。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