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只是"閃了一下腰"?
鉅亨網新聞中心
12日,“石化雙雄”的狂躁不安再度引發了恐慌盤的集中拋售,股指一路下滑,滬綜指創出近15個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有分析人士指出,昨日160個點的巨量長陰,最開始是源于股指期貨市場的空頭,隨之蔓延至現貨市場,并被放大無數倍;然而,深究此次暴跌,根源仍在于貨幣政策緊縮預期的增強。
“石化雙雄”成大盤反向指標
早在11日,中石油及中石化尾市的瘋狂拉升,就給市場埋下了隱患;然而個股的紛紛跳水幾乎被貢獻指數當日漲幅近八成的“兩桶油”的瘋狂所掩蓋。12日,盡管“兩桶油”盤中仍不甘寂寞,但恐慌殺跌的情緒已然蔓延至全市場了。當日滬綜指大跌162.31點,跌幅為5.16%,報收2985.43點,創近15個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深成指更是慘不忍睹,全日暴跌958.40點,跌幅為7%,同樣創出自2009年9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全市場有160多只個股封死跌停板,幾乎可以用“哀鴻遍野”來形容。
其實,歷史上中石油與大盤也曾出現類似的“蹺蹺板”走勢。2007年12月24日中石油大漲4.65%,而下午大盤便出現了驚人逆轉,相當多的個股出現高位跳水的走勢,反映非權重股的黃線和反映權重股的白線出現了大換位。20天之后,上證綜指便開始了高位回落的漫漫熊途,當時市場處于5000點上方的高位。而如今中石油異動所形成的“蹺蹺板”效應早在11日就已出現,從這個角度而言,12日市場的暴跌或許也在情理之中。
急跌不改中期向好趨勢
12日市場以160點的巨量長陰來釋放調整壓力,多少令人有些措手不及。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大盤的急跌,導火索可能源于期指空頭的反撲,畢竟這波長達一個多月的逼空行情已令空頭退無可退。事實上當A股運行至3100點附近,通脹形勢的加劇已經引發了央行收緊貨幣的舉動;而對于未來通脹高企的預期幾乎成為共識,從這個角度來說,貨幣政策收緊的預期將進一步增強,并持續對股市形成壓制。短期而言,政策收緊對股市的壓力仍然存在,不排除市場繼續慣性下沖的可能。
然而,從市場中期行情的支撐因素來看,目前還看不到大盤趨勢性變壞的充分理由。本輪行情的誕生源于海外二次量化寬松導致的流動性泛濫,且市場已產生了一個多月由流動性推升的行情。行至日前,流動性的征程仍在繼續,只是途中出現了通脹這頭猛虎,并由此引發了貨幣政策持續收緊的預期。問題是,即便央行繼續收緊政策,流動性泛濫的格局就會改變嗎?現在來看,至少答案不那么肯定。此外,就算通脹持續攀高的勢頭不減,央行不得不再度動用緊縮工具,但目前的經濟能否承受貨幣政策的持續收緊,還有待觀察。相信管理層很難采取一邊倒的做法,即不計經濟的后果,只求控制通脹。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